第172章:仙滩水码头(2/2)

李顺看了看马文,又看了看周围那些人,半明半昧。

“正是!”

马文笑着点点头,说道:“实不相瞒,我们一行便是为了开辟水上盐道,才由沱江出发,途经釜溪河,前往旭水河。”

“原来如此...”

李顺点点头,顿开茅塞。

“若此处成为水码头,那小人..小人还能于此处继续打鱼吗?”李顺忽又问道。

“哈哈!自是无碍,不过,李大哥若不想再打鱼了,加入我们盐帮队伍亦可呀。”马文笑道。

“做..做盐工吗?”李顺随即问道。

自从有了富顺盐井,便有了盐工一职,而他们的月奉,通常比一般匠人要高出许多,所以,于当时,富顺百姓最向往的职业便是“盐工”。

“是呀!”马文笑着点头。

“可..可小人除了打鱼,啥也不会啊!”

李顺挠了挠头,讪讪而笑。

“能出力便可,这背盐上船可不是谁都能干的。”

“除了钓鱼,小人以前务农多年,身体壮,力气大,背盐上船定不在话下!”

李顺一拍胸口,自信满满。

“那便好!那便好!”

马文拍了拍李顺的肩膀,笑道:“待到码头修建而成,我便请李大哥来当盐工。”

“一言为定!”

“驷马难追!”

二人同时抱拳,目光迥然地看向彼此。

“哈哈哈...”

稍许后,便又抚掌大笑起来。

“哈哈哈...”

其余人见状,亦纷纷大笑不已。

“晚膳好啦!”

很快,李嫂便备好晚膳,向众人招手。

因为人多,李嫂便把家中所有的矮几与独坐板秤皆搬至院内,不过,还是不够,所以,众人便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坐于那几张矮几前,准备用晚膳。

“咦..此乃何物?”

见李顺与李嫂端出一碗又一碗像豆花儿一样洁白滑丨嫩的薄面皮,众人纷纷好奇不已。

“此乃鸡婆头,富顺小吃,家里粮食不够,姎便搓了些鸡婆头出来与诸位食用。”李嫂说道。

“鸡婆头?”众人对这名儿颇为不解。

“哈哈!”

见众人一脸蒙圈儿,李顺笑着解释,“鸡婆头乃富顺一种街头小吃,其实就是用面粉做的面片,有个说法是因为煮在锅里的面片形状不规则,看上去就像鸡冠,故而得名‘鸡婆头’。”

“看起来挺美味的。”

看着浸在红油里的白面片,众人忽觉食欲大增,便抱着粗瓷碗,大口朵颐。

“唔..好吃,又香又辣!”

“里面的汤水乃姎熬制许久的骨头汤,待鸡婆头食完,汤水亦可喝下。”李嫂说道。

“敢问李大嫂,这鸡婆头该如何制作呢?我看这面片宽且薄,定不是普通的擀面之法吧?”马文好奇道。

“这鸡婆头的面不需要发酵,和面稀得干不得,干了扯不薄,且味涩而有碜嘴之感。面揉得越熟越好,面熟,经丝好,味道厚,鸡婆头才绵扎,形状才稳固。鸡婆头要扯得不厚不薄,煮鸡婆头的汤内最好放些时鲜蔬菜,诸如伏瓜之类的,绵香之上又加上一抹清香,吃起来才不会腻。”李嫂详述道。

“听你这么说,感觉这鸡婆头的做法满考手艺嘛!”马文捋须言道。

“熟能生巧嘛!”

李嫂笑笑,又将烤好、煎好的鱼拿了出来,与众人品味。

美味的鱼肉与绵香的鸡婆头搭配,虽然看似怪异,却回味无穷。

“啊..舒服!”

饱餐过后,众人皆感满足。

“天色不早了,我们漫步返回吧。明日一早,便赶往旭水河,去看看大公井的开凿情况。”

拿出手帕抹了一下嘴,刘衍便小声与马文交代一番。

“是!王爷。”

马文点点头,便起身与李顺夫妇道别。

“多谢二位款待,我们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夫妻二人亦向众人道别。

望着一行人远去的背影,李顺对李嫂说道:“此乃贵人。”

“看得出来。”李嫂点点头。

“我说的贵,非朱门绣户,而乃名公钜卿。”

“名公钜卿?”

“待下回相见时,便可知晓矣!”

“我们还会再见吗?”李嫂好奇道。

“嗯!再见之时,便是我李某改变命运之时。”

李顺笑着望向渐暗的天色,目光如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