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2/2)
“你说的训练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不过不用新兵蛋子对付这些敌人不就行了,新兵蛋子先拿来对付南边的那些猴子,等积攒了丰富的战斗经验之后再拉去北边,对付蒙古鞑子不就行了?!”
“而且,咱们不是有火炮嘛,敌人在远处的时候先用火炮轰,等敌人近一些之后再用火铳轰,我就不信那些蒙古鞑子各个都是铜皮铁骨。”
李文忠摇了摇头道,“火炮不行,不但射程近,而且杀伤力也不足,若是敌人分散一些,基本上起不到杀伤效果。”
“用开花弹不就行了?!”叶瑾不以为意道。
这下轮到朱元璋和李文忠懵逼了,“何为开花弹?!”
“嗯?!工部还没有搞出来吗?!我早就把图纸上呈给工部了。”叶瑾也是一头雾水。
老朱和李文忠面面相觑。
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开花弹这个词。
“所谓开花弹,就是炮弹打出去之后会爆炸,然后弹片可以大面积杀伤敌人,比实弹的威力大多了。”叶瑾解释道。
看二人依然一脸懵逼,又抬头看了一眼天空中的太阳,继续说道,“正好前些日子我让工匠搞出了一门可以发射开花弹的火炮,现在也到了我上衙的时辰了,二位有没有兴趣陪我走一遭?!我给你们演示一边何为开花弹?!”
华夏是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
火药作为华夏的四大发明之一,早在隋末的时候就被喜欢炼丹的道士给发明出来了。(不得不说道士在华夏化学体系里是一种十分奇葩的存在,在炼丹的时候捣鼓出不少影响后世的发明,只是没有形成体系而已,十分遗憾。)
到了唐朝的时候,黑火药不但已经被发明出来了,而且还在五代十国时期用于战争。
两宋时期,火药大规模被运用到军事当中。。
因为宋军孱弱,在冷兵器方面无法与北方异族相抗衡,所以“六五三”就另辟蹊径,利用火药的特性发明出了突火枪等火器。
突火枪是有史料记载的第一款火器。
其基本形状为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胀的部分是火药室,外壁上有一点火小孔。
后段是手持的木棍。其发射时以木棍拄地。
左手扶住竹管,右手点火,发出一声巨响,射出石块或者弹丸,弹丸最大射程可达300米,有效射程达100米。
不过突火枪的缺点十分明显,那就是容易炸膛,精度低,射程近等等。
但是由于威力巨大,所以用来守城特别合适。
南宋与南下入侵江南地区的蒙古鞑子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争,以偏安一隅之地抵抗如狼似虎的蒙古骑兵数十年之久,突火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时不少蒙古鞑子就是死在突火枪的枪口之下。
而随着蒙古鞑子的骑兵驰骋整个欧亚大陆,火药和火器也被蒙古人带到了欧洲地区,并且被欧洲人发扬光大。
除了突火枪,宋人甚至还发明了火炮的雏形—火石炮(霹雳炮)。
不过火石炮是用投石机的一种,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火炮。
世界上第一门火炮是诞生在元大德二年(1298年),这时候南宋已经灭国二十多年了。
所以等到大明洪武年间,火炮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了。
只不过这个时期的火炮口径小,射程近,而且还不能移动,只能发射实心弹,所以缺点十分明显。
这类火炮的实心弹只能装在炮口的碗型结构上,使用抛射的方式,将弹丸发射出,类似现代的迫击炮模式。
在西方,这种火炮被称作臼炮“mortar”。
用来防守或者进攻固定目标倒是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比如朱元璋围攻张士诚的苏州曾使用了40门火炮。
在水战\/海战的时候,将火炮固定在船身上也能攻击到敌舰。朱元璋集团与陈友谅的陈汉集团在鄱阳湖上爆发大战,火炮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但是这个时期的火炮从来都不是进攻的利器。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火炮过于笨重,所以不便携带和移动,所以只能用来防守和攻击固定目标。
像蒙古骑兵那种来去如风,想要用火炮攻击难如登天。
就算是成功命中了,因为炮弹是实心弹的缘故,杀伤力也十分有限,远远不如用来轰击城墙或者船只这样具有杀伤力。
而叶瑾通过系统的奖励,不但得到了开花弹的设计方案,而且还成功捣鼓出了一门可以移动的火炮。
如果朝廷工部学到了他铸造火炮的方法,将这种火炮大规模装备大明军队,那么大明军队对付起蒙古骑兵或者其他敌人就不会那么吃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