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吏治烝烝不於姦(2/2)

阚石收拾好渔具,简如拎着鱼篓。两个人一前一后,现两个老农民一样边说边聊,沿着小径走向远处的农庄,夕阳下,一缕炊烟袅袅升起。

……

华夏四十四年十月,朝廷的官方报纸《金陵通讯》连续刊登了一位笔名为阳明先生的学术论文,对儒家思想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这一系列连载,在朝廷官员和莘莘学子中产生了极大的争议。

这个后来被称为阳明学说的儒家思想,突然就这样呈现在世人眼中,而且没有人知道这位阳明先生究竟是谁,这也成了一个历史之谜,最后隐隐有人传说这是太上皇的文章。但最终没有得到证实。

阳明先生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说,否认心外有理。认为事物的道理或规律离不开心或意识。

他还认为,离开人天赋的良知,就无所谓万物,人的良知是自然界万物存在的依据,所谓物也就是人的意识的表现,精神、意识等是第一性的,万物则是意识派生的。

阳明先生在文中大力宣扬“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阳明还宣扬“知行合一”说,但这种知行合一不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而是把知与行合而为一,以知为行,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

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阳明先生要求人们“知行合一”,通过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

教化人们,应将道德伦理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贼”。阳明先生主张“致良知”,认为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文章结合今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指出了现在的读书人,丧失了理想和信念,一味的想升官发财。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一个真正的士大夫,到底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阳明学说提倡学校的教育应该“君子之学,唯求其是”的“求是”学风。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内阁首辅简如撰文对这一学说表示支持。他评价说: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

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

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

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

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简如指出:这是阳明先生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才是真正的士大夫应该追求的人生境界。即是“怡神养性以游于造物”,“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穴冥。

道在险夷随地乐,心意鱼鸟自流形”的“真乐”或“真吾”状态。这种境界是超凡脱俗,是摆脱个人名利毁誉、贫富穷达束缚的自由状态。

在这种“至乐”境界之中,人与“大化”流行,“逍遥”于“人生山水”之间,实现了社会与自然、理性与感性、美与善相统一,达到了一种活泼泼的怡悦的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

简如最后在文章中感慨道:阳明先生他的良知体验美学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咂摸体验。

他感叹道:在忙忙碌碌前行的道路上,偶一回头,发现先人衣决飘飘,面对蝇营狗苟生活着的人们,早已微笑的将我们宿命的留在艰辛道路上,而兀自去追求那种自在清明的圣人生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