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稷下学宫(2/2)

随着他说完,听课的众人才敢安坐坐席之上,脸上散发着看到偶像的兴奋,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脑残粉。在那个精神生活缺乏的年代,慎到能够做到聚拢如此一批脑残粉,可见其人其行其学问,都是非常好的。

“夫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慎到看众人已经坐定,遂打起精神,开始讲课。下面坐立之人,都兴奋的看着慎到,恨不得上去亲这个老头两口。

然而,所谓有黑就有白,有喜欢,就有不喜欢的。这边慎到刚刚说到:“故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立国君以为国。非立国以为君也。立官长以为官。非立官以为长也。”时,就有人站了起来,说到,“先生此言,学生不敢苟同。”

慎到倒也不加理会,只是看着此人,听其话语,之间那人说道:“先生所言,虽起于黄老之学,却化归于刑名,未免过于肤浅。如今,诸侯并起,天下大乱已久,各地称王者层出不穷,是以欲于周天子为尊,亦应由可奋起之人,了却纷乱,归于一统。先生所言,天子应重势,然而如今之世,天子之势何在?”

“那么君觉得,应该如何?”慎到尚未说话,他的一个信徒就替他问道。

“天子重势,非不取也,但唯其所成,应借重于‘术’。即驾驭群臣之术。君之所以尊者,令也,令之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之。”此子说完,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此人,乃是申子先生的学生。没想到申子去世这么久,还有人在钻研他的学说,不过也很正常,谁让人家曾经是韩国的相国,而慎到如今只不过稷下学宫的“大夫”而已呢?

“非也非也。”慎到的学生坐不住了,站起来反驳道:“申子说‘藏于无事,示天下无为’,要求人君要以权谋之术驾驭臣下,此不是教导君王不要相信自己的大臣,而要以权谋之术对待之吗?申子还说,‘昔者尧之治天下也,以名。其名正,则天下治。桀之治天下也,亦以名’,可见,连他自己都说了,假设明君在上,权术之道自然是可以的,然而至此礼崩乐坏,诸侯争霸之时,有齐桓晋文之明主,亦有陈灵晋灵之昏君,若以君之观点,岂非世世非名君不可?”

刚才那人没想到被人反诘之快,是以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是以站着踌躇起来。

“虽如此,但是先生之言,同样可以商榷。以先生所言,‘海与山争水,海必得之’,那么借助其势,却并非能够的其利。刚才君言尧和桀,试问,假若此两位都注重势,为何一个天下大治,一个却毁于成汤呢?”

“这个...”刚才为慎到辩论之人,突然显得非常尴尬,没想到自己多说一句话,却搬起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是以,国家之兴盛,非一取于势,亦非一取于术,而是应以法本,辅以‘势’‘术’,方能一统与天下。”他得意地说道。

此时,慎到坐不住了,他看着眉飞色舞的人,用略微洪亮的声调说道,“君乃商君之徒?”

“非也,读书甚多,不知是从。然而秦国大兴,不得不说,商君之法,乃是其中关键所在。”

“君之言,尚不足论。秦兴商君之法,虽强大无匹,然而其内部则是混乱不堪。而且秦国虎狼之国,野蛮小国,怎能和中原相匹。”慎到说道。

接下来,又有几位学徒站了起来,就慎到的学说讨论了起来。

其实在赵雍看来,慎到的观点虽然出自到家的清静无为,但是其归结,却有了法家的倾向,特别是“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所去取”,更是强调了法的执行,这样下去,迟早还是将到家的自然无为的论点,回到了依靠明君的人治之上,是一个非常矛盾的所在。

而申不害的所谓“术”,倒是让赵雍眼前一亮,毕竟这种权谋之术,在中国统一之后,多次成为君主和大臣博弈的工具。但是他的观点,同样陷入了和慎到一样无法实践的窠臼,即“明君”。

反而是刚才说商鞅的人,其所言所行,倒是让赵雍有些惺惺相惜之感。

“赵君以为,慎到先生所言如何?”正在思索之间,文姬的一声相问,打断了赵雍的思路。

“慎到先生的学问,自然是好的。然而其有太多需要揣测的地方,并非完全可用之学。反而是刚才那位的商君之言,颇有些门道。”赵雍说道。

“敢问为何?”文姬有些惊讶的说道。

“既然说法,且以法观之。你看,‘法’之一字,从水也,法则是‘从水而去’之说。故所有事物,应从水而去。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又云‘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可见即使从老子的言论中,也能看出,所谓‘势’也好,‘术’也罢,都是为了‘道’服务的,都必须遵守于‘法’,是以商鞅之法,才能使秦国强盛,而慎到先生和申不害先生之学说,恐怕没有混天下于一统的本事。”

文姬本来见赵雍深思,还以为其对慎到的讲学非常赞同,是以出言询问,结果没想到,赵雍压根就不太感冒慎到的学问。反而对其大加驳斥,而且所引所据,具是经典,也是老子的名言,这种才识气度,风采卓绝,根本不是一般的青年才俊可比,恐怕就刚才那一番表述,就有资格登台和慎到辩论一番了。就是不知道,他的这番观点,能否辩倒这整个稷下学宫的慎到门徒了。心中不由的对赵雍刮目相看起来。

然而,还未等文姬对赵雍路转粉,就听旁边一熟悉声音道:“商君之法虽好,然而秦国之暴虐,亦是归咎于商君,可见随意曲解圣人之意,也是要招致杀身之祸的?”

不用想,能说出此话的,只有文姬身后的田易田公子了。此刻,他正对赵雍冷嘲热讽,顺便发出恨意的请柬呢!

这一章是我最难写的一章,其中典故观点,更多的参杂了现在学者的研究,有些自己的拙见,观者切勿开喷,个人观点而已。虽然我非常希望还原稷下学宫这个伟大的建筑,不过现在看来,可能是贻笑大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