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庆功宴(二合一)(2/2)

“果然没那么容易,不过能成功就好。”焱妃的话没有让云飞扬有丝毫的失望,万事开头难嘛!

符文附加……

又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运用方法!

又问了一些相关细节,因为焱妃也才刚刚开始研究,得到的成果很少,云飞扬也没有得到太多有用的东西,故而转变话题道,“天书的力量刚刚开发,不急,不过苍龙七宿呢?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苍龙七宿……传说是纣王之子武庚留下来的力量,据说当年商纣虽然为周所灭,可其子武庚却有着超凡的力量,足可复国,只是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他放弃了复国,留下了七个传人,七个铜盒,说是若是大周不能安好天下百姓,便可集齐七个铜盒,获得力量,推翻大周。”旁边,月神代替焱妃回答了云飞扬的问题。

“竟然还有这种传说,实在有趣!”饮了口酒,云飞扬轻叹道,“如今七个铜盒已经集齐,如何才能将其打开,获得这种力量?”

“还需幻音宝盒,只是……陛下,这是有很大危险的,无论是对打开宝盒的人还是对进入宝盒的人都有着很大的危险。”焱妃凝重道。

皱了皱眉,云飞扬道,“危险来自何处?”

“传说幻音宝盒内含一个神奇的世界,想要真正运用苍龙七宿的力量,便必须进入幻音宝盒接受考验,而千百年来不乏有人做过,可无一例外,全部死亡。”焱妃缓缓道。

微微沉默,云飞扬道,“确实够危险,不过也不能因噎废食,这样,你们先找到打开幻音宝盒的方法,至于进不进,到时再说。”

焱妃和月神微微点头,不再多说。

而云飞扬则是内心一阵感叹,【不愧是高武世界,处处透露着强大!】

“陛下,末将敬您!”就在此时,赵云出列向云飞扬敬酒。

瞬间回神,云飞扬一饮而尽,大笑道,“子龙,听说楚国一战你对于军魂有所领悟,能否给大家共享一下?”

听到云飞扬如此说,大殿内的将军们纷纷停下酒杯,将目光全部集中在了赵云身上,军阵秘法,军魂,这是所有将军都在研究的课题,如今赵云有所感悟,他们自然要认真聆听。

“自无不可!”环视四周,淡然一笑,心胸宽广的赵云轻笑道,“此次楚国一战,云曾多次实验秘法,用的次数多了便发现一丝规律,士气高昂………”

随着赵云的讲解,众人沉思,尤其是诸葛亮,精通军阵的他对于赵云银龙军魂的猜想有着很深的感触,大有可为!

陷入沉思,一时间,整个宴会竟然都寂静了下来。

“呵呵……诸位,这宴会可不是你们思考军阵的地方,都举起杯,敬子龙一杯,敬子龙的毫不藏私!”云飞扬笑着打破了众人的沉思。

“陛下说的对,咱们敬子龙!”

“子龙,你的这个发现让某大有感触,等到某的大军诞生了军魂,保证也毫不藏私地传授给你。”

“去你的,谁先参悟出来还不一定呢!”

……………

都是爽直汉子,端起酒杯,大笑着,很快,宴会再次欢快喧嚣起来。

看着喧嚣起来的众将,云飞扬轻轻一笑,转向下首紧挨着自己的曹操与顾雍,“孟德、元叹,恭喜你们进入先天八变!”

二人身上的气息如深潭般沉静,虽然外人难以察觉变化,可又如何能够瞒过云飞扬的双眸?没想到白日里朝议上还只是先天七变的境界,竟然一个下午,一转眼的功夫就境界大增。

不过想想也是,如今国运黑龙三千丈,他们享受百分之一的加速度,也就是三十倍的修炼速度,如此速度倒也合理。

“陛下慧眼如炬,我等不敢当!”二人连忙端酒饮尽。

“我去,这特么文官都比咱们厉害!”听到这二人竟然达到了先天八变,许褚挠着脑袋闷声道。

“是啊,两位大人的修炼速度太快了!”旁边,孙策也是感叹。

………

说话间,众人又将酒杯端向了顾雍和曹操,狠狠地给二人灌酒,仿佛那酒水就是他们心中郁闷,一股脑地全部倾泻进顾雍和曹操的腹中。

“呵呵……诸位将军不必如此,境界不等同于战力,更何况在大军面前,个人的武力又算什么?诸位将军才是帝国的顶梁柱。”不愧为七相之首,顾雍一开口,就让这些军旅之人心中痛快了许多。

见他们应付完这些蛮横的将军,云飞扬对他们二人笑道,“朕点出你们境界让你们被群攻,你们可不要怪罪朕呀!”

“陛下说的哪里话,我们哪敢!”二人连忙回道。

笑了笑,云飞扬毫不在意笑道,“嘴上说没有,心里肯定有,不过随你们,反正别让朕听到就行!

朕之所以说你们的境界,其实是想提醒你们一句,既然已经达到了先天八变,那么便可以着手构筑天人合一的大道了,大道为何?这东西虽然说不明,可却也没那么玄乎,坚持本心,你们的坚持便是大道,它可以是虚幻的也可以是实际的,比如孟德,你现在著兵书,那么你的兵书、兵道便可以是你的道;还有元叹,你辅助朕治理万民,每日处理奏折无数,那么奏折、民意都可以成为你的大道!

当然,这只是朕随意举例,你们无需一定按照此路行走,朕之所以说这些,只是想让你们不要为所学功法、所触武道所限,如今天人合一毕竟还少,没有多少前例,朕怕你们陷入思维误区,放宽眼界,大道无处不在,无物不可!”

“臣等多谢陛下教诲!”包括顾雍、曹操在内,所有人纷纷拜谢。

“既然要谢,那便喝酒吧!”云飞扬笑道。

众人哄然,纷纷举杯。

宴会整整持续了数个时辰,近乎熬了个通宵,直到第二日清晨,众人才相互搀扶着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