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公考面试,是申论科目的情景再现(2/2)
反模板
站在培训者的角度讲,模板的初衷就是一个懒省事而又不会犯错的权宜之计。即使在模板化培训下翻车的考生,也不可能得到承认模板无效的回复。因为永远不缺靠着模板上岸的考生,只不过他们始于模板而非忠于模板。
很多考生喜欢借着面试官反模板化培训的态度来批判模板。但事实上,所有的面试官反对的从来不是模板,而是考生拿来主义的态度。浮于表面的面试作答,在考官眼里就是模板,这个结果跟考生本身有没有准备模板没有关系。
面试作答在带着主观驱动的前提下,没有一个考生的思考是可以完美契合标准答案的。即使从面试官的角度来看,对考生表现的评判也只会参考答案而非拘泥于手中的答案。所以,从反手去反模板不如从正手去准备面试。
调整能力
在前不久的国考面试里,有人就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由于临近收尾,考官为了节约时间直接喊他坐下。习惯了先问好的流程,他刚坐下又慌里慌张站起来问了一遍好,结果几个考官愣在当场。受此影响,整场发挥堪称灾难。
习惯了跟着模板走的考生,是拎着模具进的考场。在考场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把作答先在模具里套一遍才能拿出来。踩着别人的脚印亦步亦趋,始终战战兢兢。
如果公考的面试从一开始就抛弃了调整能力,那整个作答从内容到逻辑就完全失去了思考的底色,鹦鹉学舌的表现在面试官眼里一览无余。
公考面试就是对申论考察的一次情景再现,唯一不同的是,临场调整能力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