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花落(2/2)

“还有个笑话:从前有个结巴,有人跟他打趣儿说,你学鸭子叫,我就给你瓜子吃。结巴说,我不吃你的呱……呱……呱子,我也不学鸭子叫!”她学那结巴说话的样子又把太后逗得捧腹大笑。

“你这个丫头哟~~”太后怜爱的点点她的额,“那儿来那么多笑话儿。”

“嘻嘻……”宝珠俏皮的吐吐舌。

这时候听得树丛对面一阵吵闹声。太后便又不喜的说,“是谁在那边嚷嚷儿呢?也不让人清静清静。”

一个宫女应了一声去了,不久便回来禀报:“回太后,是德妃娘娘和良嫔娘娘。”

“臣妾乌雅氏/卫氏给太后请安。”两人赶紧过来给见太后。

“什么事儿呢?这会子不在宫里待着,偏要来打扰哀家的兴致。”太后不高兴的皱眉,又锤了锤腰。宝珠和宫女们连忙扶她在一旁的亭子里坐下。

“臣妾等不知道太后在此,打扰了您的雅兴,请太后降罪!”

“若是哀家不在,你们就可吵吵闹闹啦?”太后心情不好,也不叫她们起来。

“臣妾……不是这个意思。”德妃忙说。“只是臣妾奉太后与皇上命,与宜妃妹妹共掌后宫,因而见了不合规矩的事儿,确是不敢置之不理。”

“这么说,是良嫔犯了什么事儿啦?”太后慢条斯理的说,“良嫔,你且说说怎么了。”

“臣妾……臣妾……”良嫔低头垂泪,却是说不出话来。

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宫斗?亲身体验宫斗场面了!宝珠顿时如打了鸡血般兴奋。

打量着两个人,德妃肃颜凛然,一身淡紫旗装,绣着福增贵子的雅致桂花朵儿,极是高贵典雅;而良嫔穿着家常的牙白衫子淡绿坎肩,妆容也极淡,此时正美目含泪,楚楚可怜的样子连她这个女人都我见犹怜。虽然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但宝珠马上站到了良嫔一边。

“德妃,你说。”太后不耐。

“回太后,臣妾方才在园子里听得良嫔妹妹吟诗,便多耳听了,却是‘年年花落无人见’,难道是对皇上有所不满么?因此便训斥了几句。不料惊扰了太后凤驾……”

宝珠听了想了想,才想起这是一首著名的宫怨诗中的一句,全诗是“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原来如此。”太后点点头,“良嫔,可有此事?”

“回太后,臣妾……有的。可是臣妾只是无心……”

“只怕是无心却有意吧。”德妃冷讽一声,“良嫔妹妹,你入宫这许久,皇上可曾薄待你了?如今你吟此诗,莫非是对皇上不满?还是觉得这紫禁城委屈了你?若是如此,妹妹不如趁早请个恩典,回那辛者库里去罢!”

“请太后恕罪!臣妾、臣妾无心之失,再也不敢了!”良嫔磕头如捣蒜。

天,这样都上纲上线……看来要她出手了,宝珠寻思着。且不说她是小八的妈,就凭良嫔之前对她那么和气,对小八那么爱护,她怎么也得帮上一帮。

另外心里又暗骂了一下某些个后宫文的大神,一个个写女主倾国倾城的绝美和哀怨,被皇帝夜夜欢宠还悲秋哀春的闺怨,皇帝却为之心动不已,怎么也要留住美人。这实在是误导她啊,活生生的实例摆在眼前,不是可以随便宫怨的,皇帝女人多得是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对皇宫不满意?那就走呗,没人拦着你。反正一堆女人巴巴儿送上门给皇帝暖床,ho care 你。

于是便装作天真的笑着,“皇祖母,这是怎么啦,宝珠驽钝,却是没听明白呢。良母嫔不过说了花落无人见,便犯了忌讳?依宝珠看来,花落也无人收拾,倒是这园子里的奴才偷懒,该罚呢。”

“你这丫头,方才还夸你呢,这会子就知你平日里没念书了不是?”太后听得一笑,声音缓下来,正想说点什么,却被打断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有的亲们问为什么还是称良嫔:因为前面老康只是口头答应,要正式册封为妃是在中秋节。到下一章有册封金册后才改成良妃,之前还是嫔。

------------------------------------

史料:

清朝皇子对嫔妃称呼:

当面直接称母妃或者妃母,对自己的生母当面可能直接称额娘。向别人说起时则称诸妃母、嫔母。

皇子是不能随便与嫡母、生母以外的嫔妃见面的,所以一般不会单独提到嫡母、生母以外的某位嫔妃,如果因为公事需要提到,称呼也不一定,有时可能随宫里人例如皇孙们的叫法跟着叫,有时可能直接称某太妃、某母妃,这还与皇子本人与该母妃的关系远近有关,有些皇子幼年可能曾得到某位妃子的抚养,称呼上可能就亲切一些。

老皇死后,书面语称皇考某妃,不过这是受封的嫔妃,不是所有的先皇嫔妃都被封为皇考某妃。一般口语当中大概只称某太妃,没有获得太妃封号的(比如死在皇帝之前)可以称先皇某妃、某嫔、某贵人。

(全本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