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破茧成蝶(四)(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山沟中的军阀最新章节!
西联发展得最快的不是陆军而是海空军。
陆军因为训练的关系可以很快成军,可是海空军就没那么容易了,特别是海军。海军的人员训练没有三年以上的训练是不可能胜任自己的工作的。要知道西联的海军数量在太平洋上仅次于日本和美国。为了对日本示弱,降低对日作战前,日本对西联,特别是对西联海军的戒心。李斌可不想还没对日开战,日本就将西联海军惦记上了,到时李斌可没处哭去。因此西联海军特意减少了出海训练的次数。但是即使这样西联海军也培训出了合格的船员。这还要多亏西联商船队。在李斌的严令下,西联的舰船很少出海(只不过一出海就是一大堆),自然而然战舰成员的训练就有些欠缺,战舰的战斗力显然就低了。为此西联海军部和西联商船队达成协议,西联海军提供人员,商船队提供位置,让西联海军的人员有实际的船只操作经验。这样一来西联海军的人员得到了训练,商船队也省下了一大笔人员支出,双方可谓是各取所需。
从1928年开始,西联老式的战舰都进行了现代化改造,经过改造后的战舰其战斗力迅速飙升。比如说原来炮手开炮命中目标要经过长期训练才可以。现在使用炮瞄雷达,炮手开炮命中目标的能力大幅提高。这让郑大海高兴得嘴都笑歪了。但是马上郑大海就回过神来,想明白了李斌严令西联海军很少出海的原因。原来李斌早想到了用科技的力量提升战舰战斗力的方法。只要驾驶等方面的船员得到足够的训练,再让他们上舰稍微训练一下就可以让战舰获得战斗力了。
郑大海的想法没错,李斌就是这样想的。作为穿越者的李斌当然知道以后是导弹的时代,大舰巨炮的思想已经落伍了。为此在1927年第一代舰舰导弹研发出来后,李斌高兴得不得了。可是第一代舰舰导弹让李斌失望了。第一代舰舰导弹不但射程近(最大射程只有三十公里),抗干扰能力弱,更重要的是还不一定打得准。那是在第一代舰舰导弹研发成功后的一次试射中发现的问题。当时的试射主要是检验该型导弹多发分批次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当时一共有五艘靶舰,结果原先该打一号目标的一号导弹居然打到三号目标上了,三号导弹打到了五号目标上。后来一看到第一波次导弹出现了大问题,剩下的几个波次导弹就再也没发射。回来一查找问题,发现是导弹的电子设备的问题。后来西联导弹的研究人员对导弹的电子设备进行了多次改进,才使得这型导弹得以进入军队服役。可是西联海军也只是象征性的采购了一批作为训练弹,理由是射程太近了。
痛定思痛的西联导弹研究人员开始了不要命的工作。终于最大射程为120公里的第二代舰舰导弹终于研发成功。与第一代舰舰导弹相比第二代舰舰导弹无论是在射程,抗干扰能力还是多目标攻击能力上都有极大的提高。第二代舰舰导弹一出现海军就下达了大批订单。要不是制造导弹的工艺、材料的原因,海军会要求导弹生产厂一天人歇机不歇的生产导弹。要知道海军上下已经知道了李斌的想法,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让对手永无翻身之地。本着这样的想法,海军强烈渴望得到第二代舰舰导弹就不足为奇了。
未来的海军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舰队。西联的五艘航空母舰要是没有与之匹配的舰载机,其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好在西联还有两位大师级的飞机设计师——冯如和巴玉藻。冯如在辛亥革命前回到了广东,恰好当时李斌派人到冯如面前给冯如看了一些照片,冯如就乖乖地过来了。其实冯如看到的就是李斌手下的人研制出来的飞机,这种飞机被命名为雏鸟,比当时世界上各国的飞机都要先进。试问看到这种飞机的冯如能不过来吗?后来在1917年回国的巴玉藻也在西联派来的人员的软磨硬泡下来到了西联。初到西联的巴玉藻很震惊,他真的没想到被视为中国最落后贫穷的西部地区现在居然这样好。可是更震惊的还在后面,他见到了冯如以及新的飞机。他这才知道自己来对地方了。于是巴玉藻留了下来与冯如等人共同进行飞机研究。他们先后联合研制出了fzd—1双翼战斗机(木质结构),fzd—2双翼战斗机(金木混合结构),fzd—3单翼战斗机(木质结构)。后来为了满足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对飞机的不同需要。冯如留在了四川专门研制空军的战斗机,巴玉藻去了广西专门研制海军的战斗机。
分开后的两人开始了各自的研究工作,每次有成果他们都会邀请李斌去看。可是李斌每次去看已经从最初的震惊转向了麻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