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登琅琊台(2/2)

听到这里,糜竺不知为何忽然苦笑了一下,而后答复道:“好,竺会派人跟大人一起回去的。”

事情谈完后,赵二也没心思继续在陶谦这里蹭吃蹭喝了,在又吃了陶谦一顿送行大宴后,带着那个糜小白脸踏上了返回青州的道路。

路上赵二对他调侃道:“糜……小子,看起来你族兄糜竺很不放心你外出啊?”

从糜竺口中得知,这小白脸跟糜竺是同一辈的,虽然两人年龄相差很大。

而糜白脸也放弃了让赵二记住他的名字,拱手回道:“毕竟吾尚未及……弱冠,兄长不放心也很正常!”

赵二嘲笑道:“弱冠?哈哈,你若是女子,及笄的年龄也没到吧?”

说到这,赵二忽然好奇心起,瞟了眼他的脖颈处……哦,有一点喉结。

呸!恶心的臭男人!

糜白脸没有回应他这

个无聊的话题,而是转而邀请道:“赵州牧难得来一趟徐州,不如在此看看风景如何?”

赵二想了想,答应道:“好啊,反正不急!”随后问道:“徐州这边有什么必看的风景吗?”

糜白脸答道:“徐州这边的名胜很多,而在北部,最有名的无疑就是琅琊台了。”

琅琊台为不知多少年前古人缘琅琊山夯土筑就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绘当时琅琊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余里,傍滨巨海”,其“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当下琅琊台,依然可见台分三个层次,递级而上。

周代初期,姜太公封齐时作八神,其中四时主祠就立在琅琊山上,历代有许多帝王来这里祭祀四时主。越王勾践在琅琊山起观台会盟诸侯。

秦始皇三次登琅琊,一住数月,从内地迁来三万户百姓,修筑起琅琊台并刻石纪功。琅琊台也是秦朝方士徐福率数千童男女东渡日本启航地,是学者文人访古探幽寻梦地方。所以,琅琊台犹如一部厚重的历史书,是琅琊文化的一个重要凝聚点。

琅琊台冠领群山,仰俯高天风云与大海碧波惊涛,和海上岛屿相望相呼应,自然风光:大气磅礴、蔚然壮丽、天地山海间奇观异景丛出迭现,使游人叹为观止。

赵二此刻登山望海,看到一块碣石后,忽然诗兴大发,咏诵道: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糜白脸听后赞叹道:“真是一首好辞!这是大人所作?”

赵二哈哈一笑,答道:“不是,此乃曹孟德之作。”

他才不屑于去抄诗,虽然曹操作这首《观沧海》是多年后的事情了。

糜白脸点点头:“早听闻曹孟德文采斐然,果然如此!而大人在此刻咏出此辞,想来大人的内心想法、志向,与曹孟德创作时,是一样的!”

赵二高兴地拍了拍他后背:“你很懂我嘛,小子!哈哈哈……”

其实赵二哪有曹操那种伟大志向,他不过是随口背诵而已。甚至连《观沧海》里到底表达了曹操什么志向,赵二也不了解。

赵二在穿越前,那些什么唐诗啊、宋词啊、元曲啊……他才不像其他穿越者那样记得那么清晰。他平时对古诗词也没有任何兴趣,更不会闲得蛋疼去背它。也就是上学时老师要求背的那些诗词里,他记得少数几首罢了,什么“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

唯独曹操的两首诗,《观沧海》和《短歌行》他记得。

然而记得这玩意,对于穿越后的他来说,毫无卵用。别的穿越者一穿越后,抄上一首诗后,立刻名声大噪,声名鹊起。再抄上几首,就名闻天下,成为无人不知的大才子大诗人了。

而赵二这货……先不说他对抄诗这事极为反感,就算他性情大变,彻底不要脸了,硬说《观沧海》是自己作的,也没人会相信。毕竟赵二没啥文化,天下皆知。

正当赵二准备再谦虚几句时,糜白脸忽然望向远处:“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