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豪格之死(1/2)
崔南伊很快喜欢上了后装火铳。
这不是因为它更远的射程,单纯是因为后装火铳更适合狙击手。
作为一名狙击手,之前他最怕的时候是什么呢?
就是火铳里子弹射出,需要再次装弹时。
如果他选择装弹,通常需要站起来,以便弹药能顺着重力落下,并且把通条抽出来把弹药捅进去。
不站起来理论上也行,那样装弹时可能会把火药在铳管里洒得到处都是,通条抽放的动静也不小,同样可能被发现。
再加上移动火铳后重新瞄准也麻烦,很多狙击手在发射一颗弹药后,通常选择不装填。避免动静太大,被建虏士兵发现。
但是那样的后果,就是寄望于敌人没有发现自己开火的位置,而且连方位都不知道。
一旦被敌人搜过来了,没有弹药的火铳,比烧火棍强不了多少。
尤其是狙击铳为了精度,连刺刀都没有配。
所以崔南伊即使杀敌时主要靠火铳,却仍旧带着自己之前擅长的弓箭。为的就是在被敌人发现时能有武器反击,把冲过来的敌人射回去。
这把弓箭救了他几次性命,甚至还救了战友。这也是谢三对他很是看重,想让他担任副小队长的原因——
弓箭的射程和射速,这时仍没有火器能取代。
一个好的神射手,对狙击队是很好的补充。
不过这些都是以前,在体验后装火铳后,崔南伊很快发现,自己的重要性在下降。
后装火铳在装弹的时候,根本不需要站起来。
只需要拉开铳闩,就能把弹药塞进去。甚至连火铳位置都不用动,能够对着某个方向继续开火。
可以说,它对狙击手的隐蔽性和持续作战能力是极大的提升。崔南伊自信能用这杆火铳,射杀更多的敌人。
惆怅的地方也在于此,那就是弓箭的使用空间越来越小了,未来后装火铳的射速如果能进一步提高,弓箭有可能被彻底淘汰。
这让之前练了十几年弓箭的崔南伊,心中五味杂陈——
既是为自己的地位,也是为自己的技艺。
尤其是看到自己的观察手,被配了一把短管转轮火铳后,他对弓箭被淘汰的预感更强烈。
这种能快速发射六颗子弹的火铳,射速已不亚于弓箭。而且还配有快速装弹器,装填非常迅速。
若非它的漏气太严重,导致射程比较近,现在就能取代弓箭。
怀着这种复杂的心理,崔南伊随着小队长谢三,再一次外出作战。
这次他带了两杆火铳,一杆是新的后装线膛火铳,一杆是之前用的滑膛铳。他的观察手张颂,愿意帮他背一个。
很多狙击小队的战士,都是这个搭配。有些人是更加信赖旧武器,有些人仍是更喜欢箭形弹——
箭形弹巨大的威力,让他们非常喜爱。即使新火铳射程更远,很多人也不愿放弃。
连崔南伊自己都感慨,若是线膛火铳能使用箭形弹就好了。可惜适配线膛火铳的箭形弹木托,现在还没有造出来。
不过相对来说,大部份人都更喜欢新火铳。因为新火铳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配了很多子弹。
圆柱形铅弹的制造难度,远不如箭形弹那么麻烦。装备院只是试验性生产,就造出来很多子弹。
而且价格很便宜,远没有箭形弹那么贵。经过筛选的弹药大小和重量也接近,弹道一致性更高,精度更加稳定。
这让之前铳法不够好、却又没有足够弹药训练的战士,这几日拿着新火铳疯狂训练。
徐利铁那个铁匠之所以能打三百米,就是用数百发子弹喂出来的。
放在以前哪有这个条件,数百发箭形弹能让两个狙击队长打起来。
不过,徐利铁的铳法虽然练得不错,但是他外出作战的请求,仍旧是被否决了。
这种能修理新式火铳的工匠,宣川城没有第二个。崔南伊作为他的好友,都不支持他出战。
尤其是这次的任务很危险,目标非常难缠。
狙击队长谢三道:
“鳌拜是镶黄旗的将领,他的伯父费英东,是建虏所谓的开国五大臣之一。”
“其父卫齐是十六章京之一,经常在黄台吉出征时留守沈阳,担任八门提督。”
“可以说他们一家,都是虏酋的铁杆。”
“这次的目标是狙杀鳌拜,其他人都是次要的。”
取出一幅画像,谢三让他们记住鳌拜的几个主要特征,吩咐观察手一定注意搜寻。
这些观察手都配了望远镜,能够在很远的地方看清人脸,对此吩咐点头,把鳌拜的模样记在心里。
崔南伊同样用心记着,希望自己能把此人射杀。
这不仅是大明对鳌拜开出了一千亩地、十个年功、官升两级的悬赏,还因为鳌拜在东江领太过残暴,引起他的愤恨。
两年前经历过一次胡乱,东江领很多朝鲜百姓都被建虏残害了。
留下的人在毛文龙愿意迁徙他们时,也大多迁出了这里。
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