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火炮轨道(1/2)

随着演习的时间进入第三天,这次大阅的主要内容――棱堡攻防战,终于正式展开。

提到这件事情,就不得不提一下京西棱堡的修建了。

当初朱由检要求一个月修成棱堡,显然是有些不切实际。

在风雪、严寒等因素的影响下,棱堡的进度一再延误,最终花费了将近两个月,才在二月底修成。

然后又整修了半个月,搭建起临时营地,才能进行攻防演练。

在这次演习之前,巡捕营还试着举行了一次攻防演练。

效果不能说好,因为很多士兵,对棱堡并不熟悉,也不知道如何用火器演练。

直到昨日参谋部提出杀伤力指数和毁伤模型,他们才知道火器军队的演练,还能用这个办法。

今日参加演练的,是巡捕营第一大队和勇士营侦察大队。巡捕营在棱堡上防守,勇士营摹仿建虏进攻。

作为精锐中的精锐,勇士营侦察大队非常全能。而且御营之中,不乏有从辽东过来的将士。

再加上去年刘兴祚反正后,带来了大量有关建虏的消息。他们模仿起建虏来,也是似模似样。

作为渔猎民族,建虏不但擅长骑射,还很擅长步战,在攻城上颇有章法。辽东诸多城池沦陷,就是因为建虏在攻城上很是有一套。

但是大明也不是没有进步,在孙承宗修成宁锦防线后,袁崇焕、赵率教等人依托城池,挫败建虏进犯。

今时今日的大明,和以前已经不一样,在守城上有着充足的信心。

虎大威率着侦察大队模仿建虏多次进攻,都没能够破城,反而被城墙上的火炮和火铳,“打死”不少人员。

朱由检远远地用望远镜看着,向负责修建棱堡的徐光启道:

“锐角铳台确有可取之处,难怪徐卿多次提出这个建议。”

“西洋棚楼也有可取之处,能够有效防箭。”

棱堡上搭建的棚楼,是徐光启对西方城堡技术的又一个借鉴。

这种工事是中世纪出现的,在火器化之后已经逐步被淘汰。

但是在大明却还很有用,因为建虏现在的火器并不多,更多的是用弓箭。

只要搭个棚子,就能有效地遮挡箭矢,让守城的士兵更安全。

在悬眼、塔楼等方面,徐光启也吸收西方城堡的优秀之处,和大明原有的城堡技术相结合。

可以说,京西棱堡虽小,却是东西方城堡技术的结合。未来还会更完善,试验各种技术。

徐光启听着皇帝的夸赞,内心颇是熨帖。

他在这座棱堡上,花费了和巡捕营相当的精力。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他几乎一心扑在棱堡上。

如今得到皇帝的赞赏,让他怎不高兴?

不过他还是自谦道:

“这座棱堡尚且只是初成,如果再过几个月,它会更加完善。”

“请陛下过几个月时间,再来观看堡垒。”

朱由检颇是高兴地点头,但是对徐光启话里的意思,则是当作没听见。

他听出徐光启的劝谏之意,劝自己不要太急躁。

但是朱由检却已经等不及了,迫切需要大凌河堡修建。

去年他就定下己巳之战方案,确定在大凌河化冻后、辽东春耕期间筑堡,让建虏反应不及――

即使为建虏耕作的大多是奴隶,在春耕期仓促发兵,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他之前要求京西棱堡一个月修成,原因就在于这个空档,大概是一个月时间。

时间再久的话,建虏就会反应过来,大规模出兵阻止筑堡。

如今通过京西棱堡试验,他发现一个月修不成堡垒,所以才想用天花等手段,拖延一下建虏。

甚至,他还让密令毛文龙,在东江领春耕完成后,就必须出兵作战。吸引建虏的注意力,方便大凌河堡修建。

林丹汗部、宁远伯国等地,他也派人传信,让他们搞出动静,吸引建虏的注意力。

这一整套作战计划,当然不能因为某些原因而修改。

去年参谋部制定的己巳方案,如今可以说正在展开。

朱由检已经让枢密院向前线将领下令,并派出监军御史。谁敢拖延战机,就立刻停职送回京城。前线拿到尚方宝剑的大臣,也被授权动用。

徐光启签发过这些命令,对己巳方案当然熟知。但他实在不明白,皇帝为何要这么急?

以他的眼光看来,京西棱堡再过几个月,绝对会更完善。巡捕营也能完全完成训练,拥有更强战力。

无奈皇帝没采用,仍旧是打算用原定的己巳方案。

这让他只能心里叹气,尽快把棱堡战法总结出来。

或许是看出徐光启的不解,朱由检在观看了一会儿棱堡攻防战后,说道:

“给勇士营配上红衣大炮。”

“把一面城墙和铳台的士兵撤下,用红衣大炮轰击。”

这番话让徐光启彻底惊了,说道:

“陛下,建虏没有红衣大炮。”

“不能这样给勇士营增强实力。”

朱由检瞥了他一眼,还看了下以为自己偏袒御营的群臣,淡淡道:

“建虏正在仿造红衣大炮,以后守城时必须把这个因素考虑在内。”

“辽东丢失之后,大明打造出宁锦防线,暂时遏制住了建虏。”

“但是你们也不要以为建虏在睡大觉,他们一直在摸索破城方法。”

“根据锦衣卫线报,建虏在积极仿制红衣大炮,很有可能在两三年内成功。”

“若是这几年大明不能做好应对红衣大炮准备,未来就可能再次被建虏破城,面临建虏威胁。”

这一番话,让群臣尽皆心惊,想到了宁锦防线未成时,京城风声鹤唳的景象。

徐光启此时也明白了,皇帝为何急着发起己巳攻势,一刻也不想耽搁。

实在是大明进步的同时,建虏也在进步。如果不能抓住战机,形势会越来越不利。

所以,他也不说什么劝谏的话语了。

看着御营士兵,把六门红衣大炮拖过来,对着棱堡轰击。

棱堡上同样装备有红衣大炮,按理说能够反击。

但是皇帝之前已经命士兵撤下了,此时是试验棱堡的防御力。

徐光启对此还是比较自信的,认为以京西棱堡的坚固,红衣大炮也摧不毁。

最终的结果也如他所料,京西棱堡在红衣大炮的轰击下,仍旧非常稳固。

try{ggauto();} catch(ex){}

只是城墙上的台垛,有些被轰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