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基地在前进》(2/2)

尽管与基地边缘相比,这两部作品显得底气不足,但还是创下了不错的成绩。它们没能达到基地边缘所创造的高度,可能也反映出读者对阿西莫夫创作模式兴趣的消失。两本书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流连了数周。黎明的机器人出版后,在18个月中甚至还创下了逾100万册的佳绩。但这次评论界的意见却出现了分歧。加利福尼亚记者克林顿‘劳伦斯写道:

黎明的机器人又一次展示了阿西莫夫讲故事的天才。它与前几部机器人小说衔接紧密,情节生动有趣,主题引人深思。阿西莫夫的书迷们肯定能一饱眼福。2

1艾萨克阿西莫夫:机器人与帝国,第385页。

2克林顿劳伦斯的文章载加利福尼亚子弹报1983年12月1日。

而科幻小说家兼评论家布莱恩艾尔迪斯和戴卫温格罗夫却这么评论道:

在机器人与帝国中,阿西莫夫的写作苍白无力,缺乏真正的激情。似乎作者本人也已觉察到整个故事的创意是如何地缺乏新意,充其量不过是起到了联系两种不同类型小产的作用罢了。1

1布莱恩艾尔迪斯和戴卫温格罗夫:一兆年的狂欢:科幻小说史第498页,维克多高兰兹出版社1986年首版。

这两部小说的真正问题在于,作者只是肤浅地罗列出问题而没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阿西莫夫本人也意识到他的许多故事都塞满了对话,而看不到任何明显的动作,他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他对故事的节奏把握媲熟、对“气势宏大的题材”情有独钟以及他在策划阴谋方面的高超技巧。

但在这两部机器人小说中,故事的节奏慢得令人感到乏味,主题也缺乏恢弘气度,而阴谋不是让人一目了然,就是跑题。

完成机器人与帝国后,阿西莫夫又开始接着写基地系列的第五本书基地与地球。

尽管阿西莫夫本人十分看好这本书,但它可能是他所有科幻小说中最平庸的一部作品。这确实有点悲惨。这个故事接着基地边缘的结尾展开,讲述了阿西莫夫的新英雄、基地议员格兰崔维兹的冒险历程。有崔维兹这样的英雄挑大梁,并有前四部基地系列的帮衬,阿西莫夫本应将这部作品推向另一个高度,甚至应该超过基地边缘,但他却犯了小说创作的大忌,结果使得基地边缘的许多热心读者、甚至旧日的一些最忠实的书迷都弃他而去了。

基地与地球的情节刚开始就有两处败笔。第一是关于盖阿星球的构想,第二是“原始星球问题”他的一些早期小说都曾提到这个问题,因此显得过于迂腐。

在基地与地球中,崔维兹渴望找到无可辩驳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站在盖阿星球一边是对的,但阿西莫夫却将故事写成了一篇游历报告,一直写了500页才让崔维兹找到地球。

故事结束时,作者事无巨细,照顾到了一切。我们通过夏尔登计划的监护人、机器人丹尼尔奥利瓦,对过去两万年的历史了解得点滴不漏。

基地与地球虽然无法与基地边缘相提并论,但其成绩还是可观的。它又为阿西莫夫创下了100万册的销售记录。该书于1986年10月出版,当时基地边缘出版已四年。它一出版便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小说榜,名列第12位。该书持续上榜时间达15周之久,曾一度蹿到第七位。洛杉矶时报曾这么评价这本书:

基地与地球是部续作,也可以独立成篇。如果说它少了些1941年21岁的阿西莫夫创作第一部基地小说时所拥有的年轻人激情与创新精神的话,那么,它无疑向公众显示了已趋向于成熟的大师扎实的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1

1约翰g克莱梅的文章载洛杉砚时报1986年10月26日周日版。

即便没有其他独到之处,这部书的基本功肯定是“扎实”的。全书共551页,是阿西莫夫最长的一部科幻小说。不幸的是,情节过于拖沓了,其实只需用一半的长度就可将故事讲完。小说中充斥着各类说明、科学信息背景知识及对一些无关紧要之事的解释。

然而,整部书中最让人心烦的还是两位人物崔维兹与盖阿的机器人布丽丝之间的不停斗嘴。阿西莫夫企图以此种方式来解决困扰崔维兹的问题,帮助读者得出结论,不想弄巧成拙,又成了败笔。故事结束时,读者只能被迫接受一个银河盖阿的成立,但布丽丝实在太令人讨厌,并且她对盖阿理论的支持也十分缺乏说服力,以致让整个银河系按盖阿的方式发展成了读者最不希望的事。

如此辛苦劳地看完长达500多页的基地与地球,但我们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阿西莫夫让我们大失所望。

他的编辑詹妮弗布莱尔说,阿西莫夫对盖阿构想很有兴趣,并且视基地与地球为其得意之作。他认为这是自己所构筑的宏伟未来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并不是一个出色的故事。阿西莫夫可能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宏伟计划,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整个故事枯燥无味,而阿西莫夫正是以擅长讲故事而扬名文坛的。

基地与地球创作完成后,阿西莫夫原来打算接着第510页再写一部续篇,讲讲可怕的太阳人法仑对人类的威胁。这个法仑是崔维兹在旅程中遇见的。在詹妮弗布莱尔的反对下,阿西莫夫最终放弃了这个打算,决定写基地系列中遗失的另一人物——心理历史学缔造者哈里夏尔登。为此,阿西莫夫投入了余生所有的精力,为我们留下了最后两部基地作品。这就是出版于1988年、在基地系列中排行倒数第二的基地序曲和在他去世后,于1993年出版的基地在前进。

除黎明的机器人写作时间极短外,阿西莫夫创作一部小说通常需9个月的时间——诚如詹妮弗布莱尔所形容的“仿佛婴儿出世”——他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意味着基地序曲需要更长的时间。这部书确实要比基地与地球强,但仍无法与原先的基地三部曲相媲美。

写到哈里夏尔登及他的两个基地时,阿西莫夫似乎更为得心应手。大部分读者显然也更喜欢这方面的故事。重返特伦特星球上的帝国全盛时期,看到年轻的哈里夏尔登叱咤风云,你会觉得阿西莫夫又一次发挥出了他讲故事的水平。

在最早的基地小说中,哈里夏尔登是个形象模糊的匆匆过客,没等我们看到第35页,他就已经一命呜呼了。在基地序曲中,我们了解到心理历史学的起源。

不幸的是,基地序曲又被写成了一部游历讲稿,这次的故事全部发生在特伦特星球上。

哈里夏尔登在一次数学界的会议上以历史心理学为主题作了一个演讲,他的理论引起了有关各方的注意。他们都企图利用哈里夏尔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可怜的哈里为躲避皇帝的间谋及其他人的纠缠,只得被迫逃亡。基地序曲讲的就是夏尔登被迫逃亡的故事。

可笑的是,此时的历史心理学还只是个朦胧不清的理论,却人人都想插上一腿,这令夏尔登极为愤怒。

夏尔登在逃亡途中,经历了种种冒险,并解决了一些关于历史心理学发展的问题。他还遇到了一些人,他们为他的工作提供了帮助,并使他免遭危难。其中的主要人物有:多尔丝凡娜比莉,她后来成了夏尔登的妻子;热水管道工尤果阿马利尔,夏尔登发现他是个伟大的数学家以及流落街头的苦孩子瑞奇,夏尔登与多尔丝后来收养了他。自然,阿西莫夫通过巧妙的情节,将机器人故事及基地系列中更多的线索都集中到了这个故事中。

故事结束时,夏尔登已经知道该如何继续历史心理学的研究,同时他还遇见了人类的守护者。

这一银河历史时期的皇帝是克莱恩一世,他的顾问是参谋长兼第一大臣艾托德马塞尔,其实就是丹尼尔奥利瓦。丹尼尔(德马塞尔)操纵着一切,并真正把握着大权。只有处于这种角色,他才能最顺利地引导事物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督促夏尔登沿着正道发展历史心理学。

基地序曲比前三部作品要好看得多,没有人物间令人厌烦的争执,机器人与基地其他故事线索的插入也更为巧妙,最关键的是,故事情节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绝大多数读者认为最有趣的部分——哈里夏尔登与基地。另外,我们对夏尔登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在先前的基地作品中都是个明显的空白。阿西莫夫凭着高超的技巧,填补了这一空白,他对历史心理学缔造者的刻画令人信服。

然而,至今为止,在阿西莫夫1980—1990年创作的全部基地和机器人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应该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写于他生命最后一年的基地在前进(1993年)。

曾在黎明的机器人及后来几部小说中出现的败笔,在这部作品中全然不见。尤为关键的是,在基地在前进中,阿西莫夫重新采用了早期基地作品的体裁——中篇小说集。

在这部作品中,阿西莫夫原来打算写5个相互关联的中篇,结果由于健康每况愈下乃至最后去世,使得第五个故事只能提早结束,因而也成了整套作品的尾篇。

在这部最后的小说中,阿西莫夫紧接着基地序曲,开始讲述新的故事,在全书的第一篇,故事围绕着夏尔登与艾托德马塞尔的关系及他们参与的战斗展开。帝国内部出现叛乱,严重破坏了德马塞尔为银河系的未来所做的安排。

为保卫帝国,夏尔登和德马塞尔与叛乱分子展开了战斗。第一部分结束时,德马塞尔失踪了,可能是去解决银河系的其他问题,也可能返回他在月球上的藏身之地。

第二个故事的标题为“克莱恩一世”这时的哈里已步入中年,由于德马塞尔的失踪,他现在出乎意料地成了第一大臣。尽管哈里并不想当这个官,但他还是干得不错,同时在历史心理学最大的崇拜者克莱恩一世的支持下,仍继续着历史心理学的研究。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哈里得到了他的得力助手尤果阿马利尔的鼎力相助。尤果是个热水管道工出身的数学天才。两人携手创办了一个由数学家与心理学家组成的小组,在皇宫区的斯兑尔林大学研究历史心理学。

在这一篇中,夏尔登又被卷入了一场企图推翻帝国的阴谋。这次事件导致了流血冲突。在故事达到高潮时,夏尔登也卸下了第一大臣之职,重新投入了对历史心理学的专门研究。

在第三部分中,阿西莫夫将重点转移到了夏尔登的伴侣多尔丝凡娜比莉的身上。这时的夏尔登已上了年纪,正争分夺秒地研究历史心理学,试图挽救摇摇欲坠的帝国。

忙中添乱的是,他又面临着一次谋杀。结果发现,是他手下的一名同在大学共事的历史心理学家企图暗杀他。他的守护神与妻子多尔丝挽救了他,使他幸免于难。故事结束时,与哈里共同生活了30年的妻子死了,夏尔登这才知道,多尔丝原来是机器人,而派她来担任妻子这一角色的不是别人,正是无所不在的丹尼尔(德马塞尔)。

在第四与第五个中篇中,夏尔登已步入了生命的黄昏。他现在将全部精力都投入了历史心理学的研究中。但因为当时政局的改变,权臣及公众都不信任他,他成了政治上不受欢迎的人。结果,他几乎得不到任何支持,时刻面临着被敌人谋杀或受诽谤的危险。

这一部分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夏尔登的孙女汪达。她曾在第三部分出现过,当时还是个幼童。在最后一篇的第一节中,汪达已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在历史心理学的未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历史心理学即将面临彻底失败的那一刻,人们发现汪达拥有心智威力,从而使夏尔登的毕生心血得到了挽救。汪达与一群拥有同样能力的人共同组成了第二基地的核心。这些天才使哈里夏尔登的历史心理学,连同人类的未来,回到了原来的发展轨道。最后一部中篇结束时,第二基地已在特伦特大学内创建起来,夏尔登计划也已制定完毕。

在第五个中篇中,阿西莫夫原本打算讲述夏尔登生命中最后一年的生活,并介绍在特米勒斯星球上建立的第一基地的情况。不幸的是,阿西莫夫只写了2,000多字便力不从心了,因此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周,他的编辑詹妮弗布莱尔与他一起将它改编成了一部尾篇。

阿西莫夫创作的这一最后片段尤为感人,因为这就是他自己的写照——夏尔登独自坐在桌边,慢慢死去。

在这一片段中,还提到了夏尔登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晚年时的助手盖尔多尼克。多尼克对第一基地的创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这样,我们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基地三部曲的开篇部分,它讲述了多尼克如何遇到夏尔登及在“银河系的两头”两个基地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在阿西莫夫生命的尽头,哈里夏尔登显然成了作者的另一个自我。尤为令人痛心的是,当阿西莫夫感到自己已濒临垂危,显然是不能趴在键盘上死去时,他竟然让夏尔登坐在椅子上去世了。

詹妮弗布莱尔与阿西莫夫经常探讨基地系列的深层寓意、故事背景及故事的内容。在他弥留的最后一个月中,有一次,詹妮弗问他为什么不早写夏尔登的故事,他回答说那时他还不认识哈里夏尔登,到晚年他才真正了解了自己创造的这个最著名的人物;他对夏尔登是那么了解,所以才能写得有说服力。

在基地的酝酿中,自然有阿西莫夫生活中的许多痕迹。詹妮弗经常与他探讨最后几部作品中的人物原型。阿西莫夫告诉她,江达当然是以他的女儿罗宾为原型的;老年的多尔丝凡娜比莉是以他实际生活中的守护者珍尼特为原型的;而出现在基地序曲中的年轻多尔丝,又无疑是詹妮弗了。

基地的酝酿是阿西莫夫最令人满意的小说中的一部,用它来作阿西莫夫的绝笔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它拥有阿西莫夫在最佳状态下创作作品的那种旧日感觉与节奏,可与基地系列中的任何一部相媲美。这部作品完全满足了我们的渴望,为我们揭开了故事幕后策划者神秘的面纱。它对哈里夏尔登生活历程与时代环境的描述,又是那么具有说服力,令人确信不疑。阿西莫夫在创作基地的酝酿时,确实深入了解了夏尔登这个人物,而且,夏尔登已成为他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

阿西莫夫去世后,他生前的一些著作陆续出版。在他生命的最后里程中,他曾与友人罗伯特西尔沃伯格合作,将自己早期的一些短篇故事扩写成长篇小说。夜幕是其中的第一部,接通而来的是时代宠儿,由阿西莫夫最喜爱的故事之一丑陋的小男孩改编而成;第三部是活了二百岁的人扩写为正离子人。

这几部作品均获得了成功。但实际上与阿西莫夫的关系不大,扩写这些书时,阿西莫夫正忙着汇总自己的小说。这才是他的最爱,因此无暇顾及这些扩写工程。

80年代,阿西莫夫还与珍尼特合作,为儿童创作了一套机器人故事丛书,故事的主角是个名叫诺比的机器人。与此同时,他还续写了神奇的旅途ii:终极智囊,该书于1987年出版。

80年代末,阿西莫夫还写了一本有趣的小册子阿扎瑞尔,讲的是一个有魔力的小精灵的故事。这本故事集中的其他短篇都是围绕詹妮弗很喜欢的一个故事创作的。当这些故事在杂志上登载时,阿扎瑞尔变成了一个小外星人,但詹妮弗却比较喜欢让他是个小妖精。故事被编辑成书时,阿西莫夫也觉得自己愿意让阿扎瑞尔保持原来的童话形象,于是又让他变回成了小灵精。

整个80年代中,与这些新作同时出现在书店里的,还有阿西莫夫的各种文选,数量多得惊人,如完美的机器人(1982年)、变幻之风与其他故事(1983年)、明日之边(1985年)等等。其中的许多部作品都是由阿西莫夫的好友、尊敬的文选作家马丁格林伯格编辑成书的。

阿西莫夫真正亲手编写的最后一本书,是他的幽默故事集阿西莫夫又笑了。在他去世之前,他已完成了基地在前进一书的终槁,但终究没能等到该书的出版。

艾萨克阿西莫夫究竟出版了多少书,对于这一问题颇有些分歧。每收到一本给作者的样书时,他总要给它编上号,再放进书房的书柜中。他编的最后一个书号是第467号,此后至少又出了7本书;在他去世时,它们尚处于不同的成书阶段,其中包括基地在前进。

这样,在阿西莫夫生命的尽头,他不仅为自己的创作,也为自己最著名的作品划上了满意的句号。在写了20年的非小说类作品后,他又踌躇满志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科幻小说文坛。他的一些早期作品,如写于20岁刚出头时的夜幕又再度受到青睐,被改编为长篇小说。他又一次在科幻文坛上收获辉煌,取得了前40年写作生涯中从未取得过的成就——他写出了系列排名畅销书榜的佳作。

在他漫长的写作生涯中,阿酉莫夫跨越障碍,在小说与非小说类作品这两个领域中均获得了成功,这真是了不起,在文坛上也属罕见。他既是一位家喻户晓的科学家,又是一位深受全球数百万科幻小说迷热爱的作家。最重要的是,他给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一批在数量上举世无双的著作,既富有启迪性、趣味性,又充满灵气,令人耳目一新。

阿西莫夫的小说通常力度不够,像许多富有创作天才的人一样,他的作品也是良善不齐。在创作第一批科幻小说作品时,他的写作水平和讲故事的技巧发挥得最为出色,而第二批则没能保持50年代经典作品的水准,能与太空洪流、永恒的终结者之类佳作相媲美的只有诸神、基地边缘和基地在前进。其余的相形之下都是二流之作。

他从未想过要将作品写得文体堂皇,寓意深远,也没有这种雄心壮志;他将毕生的精力都用来创作精彩的小说和剔透的非小说类作品。有人可能会认为他很庸俗,视他为为追求情节而不讲究文体作家的典范,但那些追随了他半个世纪的书迷们肯定不会同意这种看法。

如果把他的作品比作一扇透明的玻璃窗,阿西莫夫会说:“一扇绘画玻璃窗是很美丽,但常常又是晦暗的。在你看它时,你会被绘画玻璃本身所吸引,会对创造它的艺术家肃然起敬。透明的玻璃窗虽然产生不了这种震撼人心的效果,但是,你却一眼能看透它。”

阿西莫夫不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但他是一个文字匠,一个艺术工匠,这也正是他一直在孜孜以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