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生财有道(2/2)
王一诚讪笑不已:“你也别听他瞎说,其实啊,我从小就不喜读书……就喜欢木雕这玩意,南京、苏州两地的木雕匠师都被我识了个遍。”
若不是家族管教严厉,说不定王一诚现在已经是一个闻名江淮的木雕匠师了。
……
在对门口两块招牌的一番观赏之后,苏永年从袖中取出一把钥匙,在童小安的鄙视目光中打开了溪上斋门上的那把锈蚀铜锁,将主仆二人带进屋里,王一诚看到简陋木架上的数座木雕,欣喜不已,非要一个个的都要看个遍才是。
简陋木架上的木雕山水、虫鱼、花卉、禽兽俱有,看得王一诚两眼直冒星光,说实话,这简陋木架上的木雕风格各异,其中有些木雕的雕刻风格他以前更是见都没见过,就算是苏永年之前的那只黄莺儿,也与之不尽相同。
以永年表弟的精湛技艺,怕是已经不拘泥于流派风格,到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地步了,王一诚如是想道。
当看到那名为“鱼跃清溪”的紫檀木雕时,王一诚硬是愣愣的咋了咋舌,声音微颤道:“永年表弟,你打算卖了这个?”
苏永年不解道:“有问题吗?”
王一诚狠狠的咽了下口水:“没问题,你想要价多少?”
“百两以上,价高者得。”苏永年说出了他心中甚是满意的价格,要知道在安庆时他的木雕虽有些名气,但也从未卖过百两以上。
王一诚去像看着土包子一样的看着他道:“百两?你道不是将这东西当柴火卖?”
这当然是很夸张的说法,没有哪户人家愿意去花一百两银子买一座木雕当柴火烧。但也充分的反映了王一诚对苏永年定价的不屑。
“就上次你赠我的那只黄莺儿,放到南京城去,那也是一等一的好玩意,遑论徽州这一府六县之地?若是卖出去,少不得有四五百两银子。”
苏永年对这个价格实在是惊讶万分,他固然对自己的木雕技艺很是自信,但也不过是为了糊糊口,能有些余钱好让他在西陵安心学棋罢了,以往所卖的木雕成品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钱。
王一诚却信口就将价格提到四五百两的价位,那岂不是只需雕刻二三件木雕,便足以作十年之用,那还是按吃喝最贵的来算,少不得一年百余两银子。
如此看来,在浮生巷白老板店铺里购置的那些木料又岂不是白白浪费。
“那这件木雕该卖多少?”苏永年指着王一诚眼前的“鱼跃清溪”问道。
“这件紫檀木雕纹路清晰雅致,无论是锦鲤还是河水都刻画得无可挑剔,特别是这锦鲤,有那黄莺儿一般灵动有神的眼珠,恰似活物,与河水相应,虽在这图上只是静物,却好似河水奔腾,锦鲤鱼跃,有跃出入世之感,最起码六百两银子朝上,价高者得。”
嘶!
苏永年倒吸一口冷气,王一诚不愧是见过世面的“读书人”,自己信手所雕刻的木雕经他口中一番夸赞,就如同人间至宝一样,就算是他要六百两银子以上,也好像是理所应当一般,甚至还像便宜了别人。
若是早年间就遇到他,那自己岂不是早已经腰缠万贯?富甲一方了?
“你将溪上斋招牌上的字作为印记用了?”王一诚看向“鱼跃清溪”紫檀木底座上的那几字道。
苏永年点头回应。
说是字,其实也是图,就是讲白老先生所做牌匾上的枯木逢春图连同溪上斋三个大字缩小了数倍,刻画在木雕底座上。
苏永年的木雕加上白老师傅的字图,简直是霸气十足,相辅相成,令这木雕档次又往上涨了几分。
王一诚却是问道:“要是被人顺着印记找到你这溪上斋的门口来,‘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岂不是不顶用了?”
苏永年想了想道:“也不妨事,溪下这边本就没什么人来,我这店铺开得神不知故意不觉,前些日子还愁呢,如今倒成了好事,而且现如今就零零散散出手一两件木雕,旁人就算有意找我,也不会猜到我这店铺在这犄角旮旯里的。”
王一诚听他此讲,也是悠然一笑,随后便亲自将名为“鱼跃清溪”的紫檀木雕搬到门口马车,临回去时还说过两日事情办个大概再来寻他。
今日莫名多了个表兄弟,还是个同道中人,两兄弟一个雕刻,一个卖,真不亏得是一家人。
自此,苏永年便在表兄王一诚的带领下走向了发家致富之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