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争位(2/2)
石霖冷冷的道“汉国人蛊惑固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石成一直都觊觎帝位,当年他争位失败,一直都不甘心,这些年韬光养晦,就是在等时机,我就是心软,没有杀了他,还有陈鸿!”
心软,是帝王大忌。
石霖犯的并不只是心软,而是太优柔寡断,该果断的时候,犯了迷糊。
罗兆道“如今石成聚集了十万叛军,准备北上,又四处发布檄文,逼迫陛下退位,陛下,此时此刻,国家命悬一线,唯有调西面的禁军回援,而陛下您,更应亲征,镇压叛军。”
石霖咬着牙点点头“为今之计,只有朕亲征了,只是,将西面的禁军调回,那防御魏国的西面就空虚了,倘若魏国乘虚而入,我们又该怎么办?”
罗兆思索道“魏国现在是坐山观虎斗,暂时不会出兵的,我们当前应以解决石成这个燃眉之急为主。”
石霖和罗兆一番商议之后,立即调回西面的二十万禁军,加上燕都各地的守备力量,凑足了三十万人,打算要在最短时间内,镇压石成的叛乱。
此时,石成率军北上,沿途裹挟四处逃走的新兵和民众,不分男女老幼,队伍迅速扩大到了二十万人。
石霖对石成恨到了极点,他的叛乱,将使赵国陷入无底深渊。
赵国此时已经大乱,官府无力约束民众,百姓们的日常生活遭到破坏,匪患、盗贼丛生,经济贸易等活动基本归零。
赵国大部分的青壮,都成了战争的棋子和牺牲品。
苏茂率领部分将士逃到石霖面前,一边哭诉苏怓死的多惨,一边痛斥石成的恶行。
石霖见苏茂报仇心切,又有勇武,当即任命他为先锋,率兵征讨石成。
而石成亦派出陈鸿,率兵为先锋,直扑燕都而去。
两军在距离燕都三百里的洪州相遇,展开了一场激战。
最终陈鸿兵败而逃,苏茂率兵追击,与石成的大军遇上,被反杀的大败而撤。
石成造反,终究不占大义,尤其是他裹挟无辜民众,作为军队掩体的行为,更遭到了无数人的谴责。
行军途中,一些将士纷纷掉队逃走,使得石成的大军迅速缩水。
石成见状,心急如焚,这样下去,没等和石霖决一死战,他就要成光杆司令了。
他只得赶忙向汉军求助。
汉军是他造反最大的助力,本来,他不想借助汉军的力量达到目的,现在看来没有汉军是不行的。
汉廷方面,王秦命龙治和韩德,派遣一支精锐,协助石成。
只要扶持石成当了赵国皇帝,大汉就等于间接控制了赵国。
在战略上,大汉于西,掌握了蜀国南川,控制了正牌皇帝刘鼎,对蜀占据主动权。
于北,间接控制赵国,在国际大环境下,又有许平的远交策略,联合沙罗、风神部、鲜丽族。
只要战略设想一一实现,大汉的影响力将是恐怖的。
作为霸主的魏国,地位将受到极大的动摇和挑战。
汉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扶持石成。
成水华见状,亦有同样的打算,既然石霖不怎么听话,还不如换了,倘若让汉国占的先机,将石成成功推上帝位,那么,对于魏国来说,就多了一个棘手的敌人。
因此,成水华命校事,立刻在赵国物色人选,决定以魏国的影响力和实力,推举一个亲魏之人成为赵国皇帝,以此来遏制或破坏汉国的计划。
校事的办事能力极强,很快就找到了石霖的弟弟石聪。
石聪,是石霖的五弟,母亲原是宫女,出身卑微,因此不受赵国先帝的重视,石霖继位后,就给石聪封了个王,赐了一小块封地,打发他去混吃等死了。
但石聪却不甘心就这样混吃等死,私下里一直笼络豪杰义士,广交侠客,在民间颇有威望。
人,只要有野心,就有被利用的可能,若是无欲无求,那才是最可怕的。
魏国校事,在得到成水华授权后,立即与石聪进行了联系,开始蛊惑石聪造反。
而石聪见到皇帝和藩王刀兵相向,国家大乱,正有匡扶社稷的打算,与魏国一拍即合,表示愿意和魏国合作,参与这场夺位之战。
魏国立即派送了大量物资,援助石聪。
石聪有了魏国这个强力外援,信心十足,立刻打出肃清山河,匡扶社稷的旗号,召集豪杰义士,讨伐石成,同时逼迫石霖退位让贤。
赵国由原先的两雄争霸,变成了三强相争,谁都没有笑到最后的机会,偏偏谁都认为自己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