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况且受命心惶惶(1/2)

最快更新大明才子风云录最新章节!

苏州县管辖的就是苏州这地方,县衙也在苏州城里。  ?  这种以府辖县的制度有很悠久的历史,只有两汉时期是郡县制度,郡直接管理各属县,然后就是中央,制度最为简洁,政治也最为醇厚。

后来制度逐渐演变,就不免叠床架屋之弊,最基本的行政单位还是县,上面有府,后来又有道,有的地方还有州,上面才是省一级行政单位。

同时还有分守、分巡等行政单位,以及按察使这一机构所设的层层官员纪律检查机构。

整个官僚体制看上去行政网络编织得细密精致,实则是繁杂庞芜,相互交叉、相互干扰、甚至相互消耗,最后的结果就是行政近于瘫痪。

况且在屋里站着无聊,又不敢乱翻藏书,更不敢动桌案上的东西。虽然都是他的老师,在他心里,最认可的还是陈慕沙。

“公子吃茶。”一个十六七岁的丫环又拿进一壶茶来,斟了一杯,递给况且。

“不敢当,姐姐自便。”况且急忙接过来。

“老爷让我在这里伺候您,听您吩咐。”丫环嘻嘻笑着。

“嗯,请问姐姐芳名?”

“婢子叫百合。”

“哦,是倭国的国花。”况且随口道。只是差点说出日本来。

“倭国?”

“就是个小人国,所以称倭。”

“是闹倭寇的那个倭国吗?”百合睁大眼睛问道。

况且闲极无聊,对一个美貌的丫环干坐着,岂不更无聊?况且索性挥自己讲故事的长处,给这位百合姑娘讲起日本国的古代史了。

当时,倭寇基本已经被胡宗宪平定了,剩下一些残余也只是时常在海边骚扰一下,不成气候。

“那个倭国国王真是徐海的后代?”百合问道。

“当然真是,这还能有假。徐海带着三百童男童女去了海外一个荒岛上,建立起倭国,这三百童男童女就跟你我这样的。他们的后代就是倭国的主要臣民,再加上原来岛子上的野人。”

况且绘声绘色地讲着,这就是欺负百合不是考古学家,随便大吹法螺,不怕被揭破。

“你我这样的,他们的后代……”百合喃喃重复着,感觉出什么来,脸有些红了。

“嗯,这个……”况且也有些尴尬了,他倒是没多想,只是按照本源加些材料讲出来。?? ? `百合这一重复,倒是涉及到很深刻的问题了。

“你这人小小年纪,竟跟人讲这个,真是坏透了。”百合双手捂着涨红的脸,却从指缝里看着他。

况且无语了,不过打个比方,也太敏感了吧。他只是讲三百童男童女到了荒岛上,讲他们的后代,绝对没有涉及少儿不宜的内容。

“你们聊什么哪?”练达宁推开门,大踏步进来。

“没什么,闲聊。”况且笑着说。

百合见老爷回来,急忙悄悄从旁边溜走了,出门时还回头看了况且几眼,眼神有些复杂。

“你坐,我还有话对你说。”练达宁重新躺回到他的躺椅里。

况且心中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似乎练达宁这才要开始说到正题,适才说了那么多很可能只是铺垫。

“那天我去陈府,来去都没有见主人,老夫子是不是怪罪我了?”练达宁微微笑着问到。

“怪罪倒是没有,老夫子只是说大人如此做必有缘故。”况且只好替陈慕沙开脱。

“真的没有?老夫子可不是如此胸襟博大的人,尤其是对我。”练达宁果然不信。

“真的没有,只是小王爷走得急了些,老夫子有些不高兴。”况且只好实说,既然练达宁连自己在陈府品茶的事都知道,这件事想必瞒不过。

“第一,他是你师兄,你只叫他师兄就是。第二,他就算是将来袭爵,也只是国公,而不是王爷,所以你也可以叫他徐公子,不必学一般的平头百姓,降了自己身份。”练达宁不动声色地说。

况且还真不知该怎么回答,只好点点头。他也并没叫过小王爷,但在心里还真是这么想的。难道练达宁有读心术不成?然而听他的口气,似乎对小王爷颇有不满,不知为何。

中山王府在江南固然有名,一般人都是叫国公为中山王,或者王爷,其世子大家都叫小王爷,这跟云南沐王府一样。

然而在江南官场上或士林圈里,人人自高身份,就不肯这样称呼了,一般对国公爷还是叫国公或者爵爷,对世子只称呼公子。

这一点与沐王府有所不同,在云南,沐王府就是王爷府第,出来的就是王爷王子,即便官场也得认可,尽管沐家其实只是侯爵,连国公都不是。

练达宁霁颜道:“我这是为你着想,你们是师兄弟,应该平等论交,不能自跌身分,即便不是师兄弟,一介书生也不比国公世子矮三分,他一辈子注定是继承国公爵位,书生却有可能当宰相,做尚书,不比这些爵爷差哪里。  ??  何况国家是我们文人帮圣上掌管的。”

况且点点头,练达宁这番话坦荡真切,若不是真心待他,这等话决不可能说出口。可是,理虽如此,毕竟不能明着说,否则就是谤讪朝廷亏待功臣了。

“那天的事是这样,说起来还真是话长。”练达宁慢慢道来。

朝廷商议如何选择前朝大贤入祀圣庙的事情,由于阳明学派的子弟占据了朝廷很多重要岗位,人多势众,自然一致推选王守仁入祀。

王守仁不仅是理学巨匠,而且在永乐朝平定宁王造反中立了大功,其后也无人可比。嘉靖帝未登大宝前,就赞赏王守仁的军功,继承皇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催促宰相们召王守仁进京受封伯爵,其实就是想见见这位奇人。

话说嘉靖帝对道教很感兴趣,不只是信奉,而是狂热追捧。王守仁也信道,虽然后来改从理学,却也还有道家的神髓,嘉靖帝与他可谓是“道”友。

嘉靖帝这边琢磨着要见王守仁,当朝宰相杨廷和那边却假装没听见。可怜嘉靖帝,金口玉言全然不管用,是以王守仁未能进京,嘉靖帝只好独自抓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