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得与失(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回眸1991最新章节!

夜深人静时刻

王耀城犹自心潮澎湃,难以平抑这波澜起伏的心情,有一种牢牢握住历史机遇的感觉,让他充满了极大的事业成就感。

并购海力士意义实在太重大了,非资深行业人士难以了解。

首先

解决了大西洋晶科迫在眉睫的持续发展问题,产品可以顺利的迭代延续,继续处于世界二线厂商位置参与竞争,为伺机更进一步打下牢固基础。

当初并购日资大厂八英寸晶圆生产线,同时得到了交叉授权的生产专利池,这是奠定大西洋晶科能够跻身世界二线厂商的底气。

可惜,并没有机会同步引入内存芯片研究机构和经验丰富的专家,富士通株式会社也不会放弃这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级专家。

由此种下了隐患

没有科学研究的支持和创新,持续发展会出现断代。

电子产品的迭代创新非常快,几年一个轮回,一线和二线厂商都拥有自己的核心研究专利和高水平研究团队,持续跟踪研发新产品。

大西洋晶科拿到的是九十年代初主流内存芯片技术,时至今日,已进入生命期尾声,急需寻找替代产品。

当今世界DRAM技术架构分为两大阵营

一种是沟槽式技术,以欧洲西门子半导体和法意半导体为主力。

另一种是堆叠式技术,主力厂商包括日立,三星,美光,海力士等。

顾名思义

“沟槽式技术”就是往下挖,“堆叠式技术”就是往上堆,代表两种不同的技术发展方向。

往下挖的技术遇到技术瓶颈比堆叠式技术更早、更快、更难,研究耗费更大,技术瓶颈更加艰深,以喜欢钻牛角尖,喜欢挑战高难度的西欧厂商为主。

一块芯片就那么厚,能向下挖多久?

过不了多久,“沟槽式技术”就会走到尽头,从这些生产厂家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就可以看出,完全没有前途。

海力士掌握的正是未来主流堆叠式技术,难能可贵。

解决了大西洋晶科迫在眉睫的持续发展问题,填补了技术空白,盘活了大陆高达80多亿美金的资产,重要意义无论怎样评估都不为过。

海力士旗下拥有完整的研究团队,还有新一代主流产品技术,更拥有世界领先的1G容量SDRAM产品和最新开发出64M的DDRSDRAM产品,这都是有强大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

若是没有这些,大西洋晶科短暂的繁华盛景必然一闪而逝,成为天空中划过的闪耀流星。

那么,其他厂将可能卖出产品专利吗?

绝无半点可能。

不管是日立,英特尔,三星,IBM,美光都不可能卖出自己的核心专利,那真头脑有病啊!谁会把自己赚钱的秘诀卖出去,帮助竞争对手发展壮大呢?

除非破产清算,并购或者退出DRAM生产领域,否则绝不可能。

其次,

收购海力士彻底断掉了韩棒子哥俩好垄断世界内存芯片市场美好愿景,让大西洋晶科顺利实现反周期爆发,具有左右内存芯片市场价格的实力,进入世界牌局开始游戏。

在这一点上,王耀城深有感触。

原来的历史时空,韩资厂商LG,三星电子联手垄断世界液晶屏生产,三星电子,海力士,美光联手垄断内存芯片市场,对大陆厂商采取严格的技术封锁措施。

如今,借助历史机遇腾飞,格局完全不同了。

此前,大西洋晶科最多算是在老母鸡翼护下,在池塘里扑腾的小鸭子。(没有语病)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西洋晶科会迅速茁壮成长起来,有能力觊觎别人的奶酪。

世界内存芯片市场是半导体业界大宗电子产品,这是一个周期性极强的产业,强周期性大起大落,就像过山车一样让人心跳加速。

涨起价格来数钱数的浑身颤抖,杀起价来丧心病狂的连自己都往死里砍,比赌博更过瘾,比K粉更来劲儿。

行情好时,一年能赚几十亿美金,金融风暴来袭,一年也能赔上几十亿美金。

这个强周期行业特征鲜明;

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用户粘度几乎为零,谁便宜买谁的。

行业具备规模效应,生产规模越大越能够有效的摊平成本,产业转移性质明显,从米国到扶桑国,从韩、台到大陆,寻找价格洼地。

重资产,折旧率巨大,十多亿美金的一家八英寸晶圆厂,一般三年折旧就折完了,这样的企业一旦投产没法停,亏本也要硬着头皮生产,最起码还有现金流。

近20家厂商参与市场角逐,涨价时厂商都想疯狂扩产搞死对手,低价时通过破产兼并来实

现去产能,利益在价格动荡时随时转换。

行业格局不稳定,没有价格同盟也根本无法搞价格同盟。

只有当玩家减少到垄断市场几大巨头时,谁也无法搞死谁,反周期扩张也不管卵用了,所有厂家才能坐下来安安心心的赚钱.

默契的抬高内存芯片市场价格,赚取丰厚利润。

也就是说,大家才可能消停点儿。

内存价格波动有多疯狂

从燕京城中关村市场就可以看出来,95年,配4MB内存条是1200元一根,到了九八年初,配主流32MB内存条价格跌到425元,就是这么疯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