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杭州行(2/2)
沈风荡荡一笑。
柳伯父好奇问道:“贤侄,何故发笑,难道老朽说得不对。”
“柳伯父说得是如今织布业形势,但只要有新的纺织原料,那就可要压倒苏杭独霸织布的局面。”沈风斩钉截铁的说道,棉花成为纺织主流是必然是趋势,也是历史必然。
见沈风说得那么自信,好奇心使作下,柳伯父忍不住催促道:“贤侄是否有何高见。”
“不瞒柳伯父,我最近发现在升州一种新作物,叫做棉花,可以用于纺织,比原来匹布丝绸更适用于百姓穿戴,而且此原料年产量极大,可以在大批量种植,有此棉花,必可打破苏杭两地垄断纺织业的局面。”
沈风还没说的是,棉花必然是全国盛行,但刚开始首先要在升州城先推行棉花,使得升州城一家独大,这才能算柳伯父的政绩,而后棉花必然是推行到全国各地,那时候沈风的棉花不再是专利,沈风一开始也没有打算将棉花成为自己的专利,这种经济作物,稍微被人发现,别的地方也能种植,所以沈风想要在衣服的款式上做文章,这才是沈风的计划。
“当真!贤侄,快,快与我去看看那棉花。”柳伯父激动得握住沈风的手,关乎自己政绩仕途,他来得比谁都兴奋,匆忙就要往外走去,柳伯父是一个政治家,也是一个读书人,当然知道一种新的经济作物其蕴含的价值。
“伯父,棉花尚未开花,等秋至时分再带你前去,暂且听听我这里有个计划,还需要您的相助。”沈风打住柳伯父说道。
“贤侄,尽管说来,关乎民生大计,老朽一定竭力相助。”柳伯父慷慨激昂的说。
沈风淡笑着说道:“棉花的推行,需要庞大的生产作坊还有全国各地的绸缎店铺网点,我——”
沈风还没说完,柳伯父大惊打断他说道:“贤侄,你这可要为难我老头子了,我一生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只吃国家二两俸禄,哪里有财力资助贤侄呐。”
沈风心里一阵无语,看着柳伯父苦着的脸,说道:“我当然知道柳伯父您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月薪二两,但柳伯父交游广阔,所以我想向伯父介绍个经营纺织的商人与我认识,而且这个人信誉必须要可靠。”
兜了那么大的圈子,沈风终于说出此行的目的,他缺少人脉,没有认识经营纺织的商人,只好从身边认识的人,通过转介绍,沈风想了想为数不多认识的人,只有柳父最为适合,柳伯父是杭州人士,在杭州扎根多年,想必会认识经营纺织的商人。
沈风聪明之处是把这件事情紧紧的和柳伯父的政治仕途联系在一起,这样柳父想不帮都不行,但不是说没有给予柳父好处,柳父就不会帮忙,只是沈风顺道送柳父的一个大礼,礼尚往来,将来柳父也会成为沈风的一颗大树。
这样原本一件必然事情,沈风不仅讨好了柳父,也完成了计划。
柳父一听自己会错意,老脸连红都不红一下,沈风在想估计老历这厚脸皮的本领是跟柳父学来的。
“我倒是识得一位经营纺织的商人,就在杭州,我年少在杭州城时,便于她认识,此人信誉贤侄大可放心。”谈到那位商人时,柳父脸上出现尴尬的神色。
“那还请伯父修一封介绍信,三日后我赶往杭州和他详谈。”听到柳父所说,沈风心里也抑制不住的开心,急忙催促道。
“但是她、、、、罢了,此事交给老夫”柳父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点头应允。
“那劳烦柳伯父了。”
两人作别,于是沈风开始准备前往杭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