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4章.理念之变.(1/2)

……

……

其实,赵俊臣也正想要寻理由把霍正源留在房间之中继续谈话。

霍正源最近这几个月主持南京事宜,有两件事情引起了赵俊臣的关注。

其一是霍正源因为江正遇袭受伤之事而受到刺激,性格也发生了变化,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魄力与担当,甚至还敢与周尚景正面争锋相对。

但很可惜,因为各种意外变故,再加上周尚景也确实是技高一筹,所以霍正源今天屡受重挫,近乎是一败涂地,所以赵俊臣有些担心霍正源因此而一蹶不振,再次变回了曾经毫无担当、只知自保的情况,所以赵俊臣认为自己应该想办法鼓励霍正源重振信心。

其二是霍正源在南京期间、与各方势力接触之际,无论七皇子朱和坚、还是首辅周尚景,皆是在有意无意的挑拨赵俊臣与霍正源之间的信任关系,似乎想要利用霍正源将来长期滞留南方、全权主持远洋计划的情况分裂“赵党”,让霍正源将来能与赵俊臣分庭抗礼。

对于这些挑拨离间的事情,霍正源向赵俊臣汇报之际并未有任何隐瞒,但赵俊臣也看得出来,霍正源谈及这些事情的时候小心翼翼、压力极大,显然也很担心赵俊臣与自己心生嫌隙,所以赵俊臣同样是需要明确表达自己的信任之意。

总而言之,在赵俊臣看来,霍正源目前急需一场心灵按摩。

实际上,赵俊臣对于霍正源的重视程度,要远远超乎于外界想象。

而这种重视的原因也很简单――在赵俊臣的未来规划之中,霍正源就是自己的临时接班人。

虽然霍正源要比赵俊臣年长了二十余岁,但赵俊臣的未来处境可谓是如履薄冰,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发生意外、死于非命。

赵俊臣甚至都不敢保证自己明天是否还能活着。

谁知道周尚景接下来会不会铤而走险派来几位刺客釜底抽薪?考虑到周尚景已经命不久矣,如果他认定了赵俊臣乃是未来大患,恐怕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谁知道七皇子朱和坚下一个投毒暗算的目标会不会就是赵俊臣?如果朱和坚依然是使用金刚石粉末投毒倒还好,但若是使用了鹤顶红、砒霜之类的常规毒药呢?

再考虑到赵俊臣毁誉参半的朝野评价,谁知道民间会不会突然间冒出一个激进份子,高呼着“打倒贪官”的正义口号,然后一刀子捅进赵俊臣的胸膛?

谁也不敢保证这些情况就一定不会出现。

所以,一旦是赵俊臣发生了意外,就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沿着赵俊臣已经指明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完成赵俊臣的未竟事业。

其实,霍正源本人未必就有多么认可赵俊臣的各种理念与各项计划,但他是一个极为聪慧之人,却是可以完全理解这些理念与计划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仅凭这一点,霍正源就已经是“赵党”众多官员之中的独一份了,赵俊臣也是别无选择。

所以,在赵俊臣尚未培养出一个完全符合预期的合格接班人之前,霍正源就是最接近赵俊臣期望的接班人选。

虽然他比赵俊臣年长了二十余岁,但也只能怪赵俊臣自己太年轻了,若是从接班人的角度来看,这般年纪的霍正源也正好合适。

待房间之中只剩下了赵俊臣与霍正源二人之后,赵俊臣首先是沉吟片刻,考虑着自己应该如何组织语言安抚与鼓励霍正源。

但下一刻,霍正源的一番话,就迅速转移了赵俊臣的注意力,也让赵俊臣迅速明白了一件事情――自己对霍正源的种种担忧,完全是多虑了。

只见霍正源主动坐在赵俊臣身边,身体向赵俊臣稍稍倾斜,压低声音道:“阁臣,刚才房间内人多嘴杂,虽然他们皆是阁臣的心腹,但下官这里有三件事情依然是不方便让太多人知晓内情,所以就想向您私下呈报。”

赵俊臣微微一愣后,问道:“哪三件事情?”

霍正源表情严肃道:“第一件事情与贱籍有关,下官前几天利用南京城内的一众贱籍为咱们做事,曾经向他们私下承诺过,只要贱籍们愿意卖力卖命的办事,‘赵党’就会全力支持他们脱离原籍、恢复正常百姓的身份!”

闻言之后,赵俊臣不由是眉头一皱。

霍正源自然是明白赵俊臣的想法,立即补充道:“当然,下官也明白,这件事情颇为棘手,推行难度极大,即便是咱们‘赵党’全力以赴,恐怕也是成效不大!所以下官就想要率先征询阁臣的意见,究竟要不要信守承诺、真正出力推动此事?还是敷衍了事的应付一下就好?若是后者的话,那咱们就必须再想办法,彻底堵住贱籍们的嘴巴,防止他们不满之后到处宣扬咱们‘赵党’言而无信,损害咱们‘赵党’的朝野信誉……”

好家伙,霍正源前脚才利用了那些贱籍,贱籍们也是拿着自己的血肉之躯帮助霍正源实现了计划目标,但霍正源后脚就已经在考虑着如何卸磨杀驴了。

怪不得霍正源要与赵俊臣私下讨论此事,像是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情,确实不适合公开讨论。

与此同时,赵俊臣也非常理解霍正源的此时心态。

以“赵党”目前的势力影响,再加上贱籍们营救七皇子朱和坚的卓越功绩,按理说很容易就可以帮助南京贱籍们脱离原籍、恢复正常身份。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如果只有几十或者几百贱籍,让他们脱离贱籍倒也不难,但问题是……霍正源若是想要信守承诺,接下来就必须帮助数千户贱籍脱离原籍、改变身份,这就意味着南京境内的贱籍阶层近乎是彻底消失了。

然而,贱籍之存在,看似是无关紧要,但朝野各方却皆是受益匪浅。

在明朝,贱籍的社会地位最低,身份世代相传,不得参加科举、不能入仕做官、不许购置土地产业、不能和普通民众通婚,只能从事各种“贱业”,简直是永世不得翻身。

而在贱籍之中,又具体细分为不同类型,譬如惰民、丐户、伴当、乐籍、九姓渔民等等。

除此之外,匠户与军户虽然在传统意义上不属于贱籍,但实际处境则是与贱籍没有太大区别。

其中,因为惰民、丐户、伴当这类贱籍的存在,官府就相当于控制了一批免费劳力,权贵们随时可以向礼部申请,借用这些贱籍作为婢仆、随意奴役;

又因为匠户与军户的存在,军队就可以拥有廉价且又稳定的人员供应与武器供应,缙绅与权贵们也一直利用匠户的技术能力大肆敛财,从匠户手中强行征收各类器具售卖于民间;

因为乐籍的存在,官府就可以经营教坊与娼家,增加了额外收入之余,缙绅与权贵们也增加了许多寻欢作乐的去处;

以上这些好处,还只是针对于官府与权贵,实际上就连寻常百姓,也会因为贱籍的存在而受益匪浅。

譬如是贱籍之中永世不得上岸、只能以捕鱼为生的九姓渔民,就大幅降低了周围地区的鱼肉价格,而且九姓渔民的妻女往往还在渔船上兼职作娼,也为那些稍稍有点闲钱的普通百姓提供了发泄欲望的场所。

与此同时,因为贱籍的存在,普通百姓也产生了某种优越感与心理平衡,客观上也维护了社会稳定。

总而言之,朝野各界皆是因为贱籍的存在而得到了好处,而“赵党”若是想要大规模的为贱籍们改换户籍,就意味着除了贱籍阶层本身之外,所有人皆是要利益受损。

像是这种事情,哪怕是看似微不足道,也往往最难推行,阻力之大超乎想象。

所以,在贱籍们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之后,霍正源自然是不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若是易位而处,赵俊臣恐怕也是这般心态。

仔细思索了各种利弊关系之后,赵俊臣缓缓道:“这件事情……暂且先拖着,不必强行推动,咱们在南京境内势力薄弱,目前并不适合主动招惹更多敌人,否则就要愈发的四面楚歌了!

不过,针对贱籍们的功劳,咱们也要继续向朝廷请功,不能让他们彻底断送指望,本阁隐隐有种预感,那些贱籍接下来还有用处!至于咱们最终究竟要不要真正出力推动此事,待南京局势彻底尘埃落定之后再议吧。”

赵俊臣的这般决定,与霍正源的想法大致相同,所以霍正源当即是点头同意,又说道:“至于第二件事情,还是与贱籍有关系……”

随后,霍正源就向赵俊臣通报了一项极为关键的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