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西进,西进(1/2)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正文卷第254章:西进,西进!!“巴尼汉?”
刘恪轻咦一声,巴尼汉刚才去追击东胡溃兵,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巴尼汉来到刘恪的面前,深深一拱手。
尘土与汗水的混合味道从他身上散发出来,身影在鲲烛下显得有些摇曳。
“陛下,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巴尼汉的声音有些沙哑,杀了一路,已是有些疲了。
刘恪看着他,已是明白如何,心中难免有些惊讶。
巴尼汉而今不过二十岁,竟然能有这样的冷静。
包括种轩在内,所有将领都在追杀残余的东胡人。
唯有巴尼汉在立功之后,选择了及时回城。
“你有什么想法?”
两人都很默契的没有纠结,支援为何会那么及时。
半路上碰见赵宁,赵宁给带路了嘛!
赵宁可以迷路,但绝对不会找不到皇帝。
看似不能理解,但如果放在一直神出鬼没的赵宁身上,就很合理了。
见巴尼汉来见,刘恪也是打瞌睡遇见了枕头,正愁着呢。
【姓名:巴尼汉】
【年龄:20】
【统率:92;武力:88;智略:86;理政:49】
【特性:耐热、耐寒、耐潮、耐旱、翻山越岭】
距离巴尼汉入仕已经四年了,这四年征战连连,成长了不少。
武力、智略这两项数值,已经基本到达了当年看到的潜力极限。
而理政更是比原先47点的潜力,更加提高了不少。
唯有统率距离98的极限,还差了一些。
毕竟巴尼汉独领一军的机会,并不多,也还年轻,多练练,还有很大成长空间。
总而言之,无论是战略眼光,还是谋略。
巴尼汉都不差,是个相当全能的变频空调。
而且跟了岳少谦,也有一阵子时间,已经是汝南之中,除了种轩之外,唯一能够商量的人了。
巴尼汉抬起头,眼里闪动着不一样的东西。
他不是不贪功,而是想要贪更大的功。
击杀溃兵功劳有限,哪能让他将漆齿纹面发扬光大?
蛰伏了四年,他必须得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南越族人!
愿天下万民,以凿牙为荣!
“陛下,我们必须趁东胡人未稳之际,立刻发动反攻,往西走,配合岳少保,前后夹击,取下荆北诸县,再陈兵要道,抵御蒲前部增兵。”
想着想着,巴尼汉就不自觉的咧嘴笑了起来,露出了漆齿,声音坚定而有力:
“末将有信心能奇袭成功!”
刘恪看着他,没有说话。
巴尼汉的想法,有一定可取之处。
虽说三部联合,加上王略可能从慕容部请来的援军,东胡人的兵马数量,有可能超过十五万之数。
但如此规模的兵马调动,需要的粮秣,也是个天文数字。
即使蒲前部占据着淮泗粮草,极为富庶,想要供应这么多粮秣,也得花上一段时间。
这个兵马调度的时间,就给了刘恪与归义军机会。
一旦像巴尼汉所说,归义军与岳少谦的兵马,走东西两路,两面合击在前线的普六茹部大军,同时攻下宛城、新野之后,就能以守势,对抗后续的大军。
蒲前部调来再多兵马,也得强攻城池,以汉军诸将的能耐,足够守城。
而后无论是想办法夺取襄阳,还是治理地方修生养息,缓上一缓,都能进退自如。
也就是说,这是个争分夺秒的对局。
如果他们能在蒲前部调集足够供应大军的粮秣之前,拿下荆北除了襄阳之外的郡县,那么大业可成。
而如果前线陷入焦灼,让蒲前部得以调集十五万大军直冲荆北,战事可能就不太顺利了。
不过刘恪觉得,这确实是个机会。
他深入汝南,不仅将归义军带了回来,还消灭了蒲前部的有生力量,且有了前后包抄两面夹击的可能。
对于同时面对三部大军,能有这个局面,已经算得上大优。
而且一旦成功在三部合力之中,强行取下荆北,其他东胡部族,应当也会更加忌惮。
不过这种强行拼谁进军更快,生死取决于一线间的方式,肯定也不是上策。
就如同这次刘恪深入汝南,不仅是为了救援归义军,也存着围魏救赵,为前线缓解部分压力的想法。
可惜狄邯与侯君延那边,并没有借着机会,一次拿下宛城与新野,反而让蒲前部的支援,成功入了荆北。
以至于岳少谦都有些被动。
“以攻代守吗”
刘恪思索一二,忽而一阵鬼魅涌上心头。
十五万大军,很强吗?
“不错,巴将军说的是,即刻传令诸将,整备粮秣,准备西进!”
往常他还得想办法,将东胡人的兵马,集到一起,再一波给他灭了。
现在蒲前部自己就聚在了一起,不是正好给他一波流的机会?
到时候不仅能取下荆北,甚至还能威胁兖州、豫州!
“啊?”
看到皇帝这么猛,竟然直接应下了,提出谏策的巴尼汉,都懵逼了。
不是,我就是建议一下,咱们不多找几个人商量商量?
哪有刚建议就立即采纳的道理?
巴尼汉眉头都结在了一起,要是出事了,他不得负全责?
“此事事关重大,动辄伤及千万将士。”
“还请陛下再召集种将军、臧将军、吕主薄,多商讨一二?”
他自动忽略了敬道荣,大胡子挺讨人喜欢的,就是很明显脑子不大灵光。
刘恪却当机立断道:
“自古以来,决策者,一两人足以!”
“召集众将,也不过是商议再三,最后仍拿不出个章程。”
“此事就由朕来决定!”
巴尼汉:啊?
刘恪没给他多反映的时间,让巴尼汉下去整军,筹集粮秣去了。
都要跟东胡人拼速度了,还耽搁什么?
不过刘恪也做了另一手防备,唤来一个传令兵,叮嘱道:
“你快马出汝南,找到满怀英,若有发现不配合生态调查的宗室,一律软禁,带上前线。”
“是!”
传令兵有些摸不着头脑,带宗室上前线干什么?
那些酒囊饭袋,连在汉军北伐大捷之后,都支棱不起来。
不是欺男霸女叨扰民间,就是醉生梦死铁废物。
上前线有什么用?
还都是不配合生态调查的。
阵前斩了,激励士气?
确实能让将士们看到大汉的吏治清明,赏罚有度。
但对战事有什么改变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