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得说个天数(2/2)

生,晋军突然谨慎起来。

以往,两三个当兵的在街上胡乱溜达是常事,如今,没有十个八个的凑群,谁也不敢单独行动,而且神色异样。人们觉得城里变得古怪起来。

晋军打来的辰景,没像奉军把城里和附近的村子抢个一干二净,傻乎乎的百姓还满心以为纪律严明,根本没料到他们是耐着性子等待时机,单等地里的秋粮回家归仓,再让家家户户乖乖把粮食放到预备好的车上,更没想到弄这些粮食是为了和奉军决一死战。

吴二造这些天特别忙,按照王秉汉的吩咐,他明着帮晋军维持捐粮秩序,暗里派人盯上了一车车粮食的去向。吴二造手下的几个警察,都是跟从他多年的秃鹰狼狗,眼珠子转悠片刻,便探听到了底细。

原来晋军连抢带逼弄来的五十四车粮食,统统放在城东北的众春园里,还有两个连的兵专门把守。

众春园本是定州一大名胜,潴水为塘,占地百十亩,植有杨柳万株,亭榭古雅,花草茂盛,宋太宗时定州知州李昭亮创修,历经几百载,几度兴衰。

园里有为纪念韩琦和苏东坡在定州任知州的“韩苏公祠”也有为苏东坡亲选的一块“雪浪石”建造的雪浪寒斋。因为清朝皇帝康熙、雍正、干隆、嘉庆都曾驻跸于此,所以定州人也管它叫做“行宫”

吴云云在林先生宿舍看到花瓣儿的辰景,一时羞愤交加,一溜小跑到警察局叫来几个值班的警察,以通奸乱宿的罪名将二人抓逮起来。

吴云云早听说花瓣儿毒杀芒种的事体,只盼着借这个机会让吴二造替她出口恶气,警察局也早接了白玉莲的诉状,只是忙着看粮没有顾上。

吴二造回到家听女儿一番哭诉,第二天早晨,又在警察局听手下人说王秉汉才是投毒杀人的幕后指使“嘿嘿”怪笑起来。

吴二造是何等人物,没有七八个心眼儿能从跟班打杂熬到警察局长?兵荒马乱的年月,晋军的话他听,奉军特派员王秉汉的也听,将来不论哪方占了上风,都能当座上客喝杯庆功酒。

他觉得不显汤水地脚踩两只船,才是乱世总立于不败的英雄。小晌午,吴二造吩咐手下在十字街的回民楼备了一桌酒席,又让人通知王秉汉必到。

一切安排停当,眯眼靠在椅子上哼了会儿不成调的秧歌腔,大摇大摆赶往回民楼。回民楼是定州最大的一家酒楼,掌勺师傅是来自宁夏的哑巴老表。据说,六年前他来定州的辰景,投亲访友走错地方,饿得头晕眼花没了法子,想到里面讨口饭吃。

他一不作揖二不张口,只朝老板暗中比划了一下手指头,老板转身便端上来一盘一个肉丸的牛肉馅饺子,又兑了一碗香油芫荽汤。

他吃饱喝足却不住地摇头,往厨间看了看,抄起炒勺把肉案上剩下的东西炒了一盘菜,端上来指了指让老板吃。

老板只咂了一口就喜笑颜开,从此,他成了回民楼的第一厨。吴二造在雅间等王秉汉,脑子里念想着他被揭穿老底的表情,心里一阵得意。

他没想到王秉汉为报夺妻之恨,居然使出借刀杀人的招数。不管事体大小,他总算抓住王秉汉一个短处。

当然,他不可能将王秉汉绳之于法,但毕竟把事体压下来可以卖个不大不小的人情,而这个人情,说不定会派上大用场。正时正晌,王秉汉一身儒雅打扮撩帘进来,身后跟了那个闺女。

闺女穿得极显鲜亮,水粉红的小绸褂,葱心绿的单裤,脚上是双黑缎子面的绣花鞋,鞋面上两只鼓着眼眼的阔嘴蛤蟆,坐在滚了水珠儿的荷叶上,望着一朵半开不开的九瓣莲花。

明眼人一看便知,那是东门街小三水绸缎铺的手艺。闺女不敢坐,拘谨地站着,王秉汉拉了她的手,让她挨自己坐下,又朝吴二造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有事体?”吴二造瞅一眼闺女,对王秉汉“嘻嘻”笑道:“兄弟,你你唱的这是哪出?”

王秉汉也笑着说:“咋?嫌俺把她留下咧?俺也没想到,当初只是想让你帮忙找个人出出气,没成想遇上个有情有义的。俺待见她这没让人动过的身子,说实话,这几天俺俩没咋出过屋,你叫俺喝酒,俺还不情愿哩!”

闺女脸上泛起一层红晕,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吴二造假装惊讶地说:“兄弟,红颜知己可是可遇不可求哩,你这辈子闹着咧一个,得好好摆几桌请客,不然,哥哥不依你!”

王秉汉摆手道:“没说的,不过还得等几天。再过来的辰景,俺请你管事行不?”吴二造拍着大腿说:“老弟给俺这面子,俺还得弄份大礼哩!只是哥哥脾气急,你得说个天数,别让等得太长喽!”王秉汉晓得他嘴里的“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