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朝堂之上(2/2)

朝臣们都晓得李治虽然年轻温和,可骨子里却有着跟李世民一样的倔强,认真起来很不容易糊弄,这才叫那言官擦着汗道:“百姓无知,对公主之事胡思乱想,穿凿附会,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事儿原本是清者自清,绝没有让旁人来议论商量的。依我看,殿下不应该为此事分神。”

此言一出,就听房玄龄重重咳了两声,道:“好一个‘清者自清’!老夫听着你这话有未尽之意,倒像是要说高阳‘浊者自浊’一般!民间将高阳说成什么样子,尔等真当老夫不知道么?若不能正本清源,要叫高阳如何‘清者自清’?”

本身这事儿拿上朝堂来议论,众人心中就着实疑惑,只听房玄龄含怒开口,才晓得他原来早已知道。不过众人都没能摸透房玄龄的心思,只以为他想为高阳公主正名,才听礼部尚书崔敦礼缓缓开口,道:“左仆射的家事,咱们不好置喙,倒是民间所言,不知有几分真假?”

崔敦礼是世传的官宦人家,往上数三辈就在隋炀帝的朝堂里做官,家世底蕴深厚,向来稳重勤恳,今日却一反常态,以咄咄逼人之势,反问房玄龄高阳公主之事,就叫房玄龄心中一动,道:“你这礼部尚书,管得是天下之礼,怎么我的家事,也要劳动你操心?”

崔敦礼只是笑笑,道:“孔子复礼,天底下的礼便是一般无二的,哪里分大小,哪里分家国?礼崩乐坏,从来都是从小家开始,风气败坏,也都是从细微处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陛下立礼部,我自当恪守职责,多嘴问这一句。”

有礼部尚书出头,其他人胆子也就大起来,才听又一位言官开口道:“其实殿下方才发问,非是我等不愿回答,实在是民间传言龌龊不堪,说出来玷污了太极殿这地方。归根到底是左仆射治家不严,放任流言蜚语,才叫百姓议论。有道是众口铄金,左仆射原该一早就多约束高阳才对。”

这话说的其实并不是十分妥当,就是高阳公主下嫁之后,并不住在房玄龄的府中,而是另盖了驸马府,与房遗爱迁出居住,房玄龄再有本事,也不能跑去驸马府中治家,要想将责任推在他身上,就有些不太合适。

然而房玄龄的表现倒是出人意料,闻言并没有多做反驳,只是冷冷哼了一声,这就转过了头去。从来人都是欺软怕硬,众人瞧见他这副模样,还以为他自知理亏,这就得了莫大的勇气,七嘴八舌数落起他的不对来。

一时间,朝堂上纷扰一片,百官都将矛头指向了左仆射房玄龄,才叫李治在一旁瞧着,暗暗心惊,这才晓得众口铄金的厉害,知道唾沫星子真能把人淹死,换了另一个人站在房玄龄的位置,只怕早已羞愧欲死,无从承受了。

然而房玄龄城府极深,又是早有准备,耳听着百官议论,身受着千夫所指,却依旧淡定如初,只作充耳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