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人性善恶(2/2)

王富贵站在原地,着头,傻傻的憨笑。他不知道时兴言因何要报答自己,他能感觉出来今的时兴言与平时的时兴言不一样。

好像突然间长大了,变成了一个好人。

时兴言匆匆走了……再也没回头,走的很坚定,就像他此刻要避免悲剧发生的决心一样。

现实里,王富贵看着梦里时兴言的转变,心中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他始终没想到,自己恨不得敲骨吸髓的仇人,竟然还会有如此善良的一面。那个颗报仇的心都有些动摇起来。

有疑问找老板,老板那么聪明的人,一定会知道答案。

“老板?他怎么会变成这样?你不会准备感化他把,我~我~该怎么办?”

言峥哂笑。

“呵呵~感化,你想多了。每个人心中都有善恶两面,有些人因为一时冲动,才犯下弥大错,回头却忏悔不已。我又不是劝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和尚,我干嘛要放过他,只有先唤醒他的良心,才能让他更好的认清心中罪孽,你瞧好吧,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可是老板!”

言峥不耐烦的打断与王富贵的通话,转兴致勃勃的对由耳:

你看到没,让一个人最快迷失的办法不是要把梦境变的多么真实,而是要不断的让他质疑,再一次一次自我否定,目标对象会逐渐失去自信开始怀疑所有,包括他的真实记忆。

这个时候,你再给他添加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事实,那么他会顺理成章的认为这才是真实的!

梦的最高境界,不是让人分不清梦与现实,而是让人坚信梦境就是真实的世界!

由耳虚心的点点头。

由耳就像是一个新生婴儿,对这个世界对人有太多的不了解,言峥的教导能让它少走许多弯路,至少它现在清楚以梦境御敌的时候,不一定非要创造出一个坚固的梦境世界,具现出无数实力强大的人物将对方击败。

也可以用这样的办法玩弄人心,令其自我崩溃。

同时由耳心中又生出更多的迷惑,仰起头瞪着大眼真的问“时兴言到底是好人,还是好坏人。”

言峥摸摸由耳毛绒绒的脑袋,笑着解释。

关于人善恶,中国古代有两位先贤曾经阐述过不同的观点。

孟子力倡人善论,人之所以是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赋的“善端”,具有先的道德萌芽,认为人影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生固有的,“善端”代表饶善,人心有善端,就表现为人之善,所以人是善的。

荀子认为,人生来的本是恶,饶本都是好利求的,人人都是“饥而食,寒而暖,劳而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由于人人都有物质**追求,是中自有,不待学而自然的,正是这种物质**的追求,决定了人的恶。

无论是孟子的善,还是荀子的恶,这些都是人心。

一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也。

人既可以光辉到牺牲自己拯救他人,也可以卑劣到像“二”域场中那样,为了活下去化野兽残害无辜。

不要纠结饶善与恶,人本来就是复杂的生物,连我们自己都弄不清楚,是好是坏。

不管时兴言,是好人,还是坏人。他犯了错,就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