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资本家(2/2)
很显然,在当时正统的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中,年广久的剥削性质是毋庸置疑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篇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中,曾经明确地划分了“小业主”与“资本家”的界线,
按他的计算,在当时(19世纪中叶),雇工8人以下,自己也和工人一样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是“介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中间人物,成了小业主”,
而超过8人,则开始“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是为资本家。
在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理论中,“七下八上”是一条铁定的界线。如今,年广久的瓜子工厂居然雇工12人,其性质几乎不言自明。
傻子是资本家,说了谁也不信,但用理论一套却还真是的。
在鲜活的现实面前,“经典”终于显出它的苍白和尴尬来。
如果年广久的傻子瓜子应该被清除的话,那么,“家庭副业”怎么能够发展得起来?难道所有的工厂人数都必须控制在7个人之下?“傻子”出的这道难题,让全中国的理论家们争辩得面红耳赤。
事实上,在当时国家,年广久绝非孤例。对于刚刚开业的十万工商户来说,雇工数量是否应该限制,到底能不能超过八个,已经从一个象的理论问题直接行变成了实际难题。
在广东一个小县城,一个叫陈志雄的农民承包了105亩鱼塘,雇长工一人,临时工40个工日当年获纯和一万多元,这在当地引起阵激辩。
在广州,一个叫高德良的个体户创办“周生记太爷鸡”,做了不到半年就雇了六个帮工,被社会上指着为剥削。
是不是资本家,这在当时是很有争议的一件事。
要说姜小白的知青罐头,雇佣的村民达到了100多个,按照“七下八上”的原则,那是妥妥的资本家。
“好,再给你一周的时间调查,公安部门这边要全力配合,拿出你们侦破命案,要案的精神。”
一把手点了点头说道,说完又转头问道:“大家还有没有事?没事就散会。”
众人纷纷摇头,但是一旁一直坐着没有吱声的郑青云却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