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招兵买马(2/2)

在筛选结束后,巩强就找到了王瑶儿,向他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王瑶儿听了以后,惊讶之余,心底升腾起一抹感动。

这些做惯了领头人的汉子们,习惯了调遣众人的权势感,让他们主动决定投身自己名下,追随着她受一个小辈的差遣,这是很需要勇气的一件事儿。

王瑶儿的队伍现在正缺人,尤其是亲兵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王瑶儿见巩强是真心想随她反抗蛮族,也没有推辞,犹豫了半晌就欣然接受了巩强的好意。巩强甘愿加入到她的亲兵,他的部下对巩强又忠肝义胆。所以王瑶儿就把他们收编在一起,领头的依旧是巩强。

巩强走了以后,王瑶儿的心情大好,这些崤山的匪汉们的素质各个符合她心目中亲兵的素质,有他们的参与,现在的队伍着实又壮大了不少。

心里正美着,龙子俊领着龙大就走进来。远远地龙子俊就冲她漏出一个会心的微笑,还未靠近就高兴的咧嘴笑道:“瑶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咱这冥顽的大哥忽然脑袋开化了,山匪做了几十年,大哥也想换换口味了。瑶儿你看,咱们应该把我们主场的兄弟们收编在哪里?”

有了二龙山和崤山弟兄们的加盟,起义的队伍如虎添翼。亲兵的数量扩充到二千余人,再加上那些寻常普通的士兵,王瑶儿起义军的数量竟然突破了万人。

万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据王瑶儿所知,就算是守卫在三阳镇的蛮兵也不过一千余人,这么算下来的话,凭借她现在的实力,占领三阳镇那还不是跟玩的似的?

郾城刚刚收复,新拉起的队伍士气正旺,王瑶儿想试一试水。就在收编队伍等一系列调整计划完成后,王瑶儿十分迅速的就领着这支队伍奔着三阳镇去了。

没有事先的扰乱蛮族军心,也没有使用一些高明的作战计谋,王瑶儿就用着最原始的方法,完全是硬打硬的跟守卫在三阳镇的蛮族们大战了一场,结果就轻轻松松的占领了三阳镇。

作战当天,王瑶儿的队伍就乌压压的朝着蛮兵的老巢冲进。浩大的声势使得当地的一些老百姓们还以为是沈唐大军在前线打了胜仗,攻破了蛮族人的防线,特有的前来解救他们。所以一直到作战结束,满街的百姓无不欢呼雀跃。可是很快他们就了解到这批人马并不是沈唐的大军,而是一支刚刚兴起的起义军。

老百姓们向来是看重时事,谁对百姓好,老百姓心里就会拥戴谁。是不是正规的军队没有关系,只要他们能够驱除蛮族,这就是一支出色受爱戴的队伍。再说他们拥戴的沈唐军队只会一个劲儿的节节败退,在老百姓心中的威信就下降了不少,又怎么能如这支队伍这般雄赳赳呢。

王瑶儿又在三阳镇进行了士兵的招募,招募的现场一如郾城百姓们的热闹。这让王瑶儿备受鼓舞,在后世的肥皂剧中,王瑶儿总会看到这样的镜头,每当朝廷下去征发士兵的时候,许多人家的壮丁生怕被拉去入伍,就算逃也要躲避朝廷的征兵。而她只是把告示往墙上一贴,就有成千名青年壮力前来应征报名,看来,他们的威信已经深刻在老白姓们的心里去了,老百姓拥戴他们,所以才会如此的积极活跃。

在这次的招募中,王瑶儿总共为抗蛮的队伍收编了近千名寻常的士兵,还有三百余名亲兵。

作战进行的如此顺利,实在是大大出乎了大家的预料。王瑶儿打算一鼓作气,继续清除着附近被蛮族人占领的城镇。

她心里可清楚的很,蛮族真正的主力全部都投放到前先去了,而留下来负责守卫的这些蛮兵也仅仅千百于人。

王瑶儿最喜欢捡软柿子捏,以三阳镇和郾城附近被蛮族人占领的城镇,全部成了王瑶儿收复的对象。

所以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王瑶儿,龙子俊等人几乎全部奔波于战场当中,而他们所到之处,蛮族人无不闻风丧胆,被蛮族人占据的城镇也纷纷被王瑶儿收复在唐人的手中。

王瑶儿和龙子俊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名声也越来越响亮,短短不到半个月,就在老百姓们的口头上流传,老百姓们说到他们,无不忠心的竖起出大拇指。因为他们着实给唐人们争了口气。

就在王瑶儿和龙子俊的收复大业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前线的南蛮王乌干就得知了这个后院起火的消息。难以置信的同时,乌干又重新的对战略做了一番部署,似乎和沈唐的正规军队比起来,这支刚刚兴起的起义军更要难缠许多。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