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第四篇鲜卑山下走出的奇迹 1.那座山,(2/2)
《史记集解》引东汉服虔云:“山戎、北狄,盖今鲜卑。”
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生活在两千年前的草原上的人们并不能够像中原农耕民族那般稳固,能够祖祖辈辈耕耘播种,世世代代传承延续。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恶劣的生存环境让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正应了这样一
句话:“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草原依旧,人流如歌,来了一拨又走了一拨,并不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一季干旱,一场雪灾,足以让脆弱的草原更换一个族种。山戎固然是山戎,北狄自然是北狄,鲜卑也肯定是鲜卑,同样的地点,不同的是人。
逃亡汉人说:
《史记索隐》引东汉应奉上奏汉桓帝书云:“秦筑长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鲜卑山,引以为号。”
站在一个汉民族主义者的立场,多希望它是真的,然而真的是假的。没有考证,但在此我可以断定。
虽然有严酷的法令,虽然大秦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大秦是文明的,大秦的人们是文明的,修长城逃窜到塞外的那些中原的人们依然是文明的,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的是华夏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落后与原始只会让它更加熠熠生辉罢了!五百年的塞外生活真的能让他们退化回茹毛饮血的时代?
不可能!
然而传说犹在,了慰于无!
好了,不管它是从哪个犄角旮旯里蹦跶出来的民族,鲜卑,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并不是一开始就伟大!
参天大树成长为参天大树之前,无一不是一株孱弱的树苗,甚而一颗蚂蚁般大小的种子!因为倔强,所以成长。饱经风雨之后,无惧风雨,一柱擎天!
鲜卑,正是如此。
初次被世人知悉的鲜卑是作为匈奴人的“小弟”来到中原人民面前的,公元45年,鲜卑跟随匈奴侵犯汉朝边境,从此被中原王朝所知悉,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以前的那些岁月,谁知道呢!可能,一直在歇脚吧!
后来,鲜卑人的“大哥”走了——西迁。公元91年,汉帝国联合南匈奴打败北匈奴人,迫使北匈奴西迁。
不过鲜卑人没走,存留下来的鲜卑人趁机占领了原本属于匈奴人的蒙古草原,并吞并匈奴余种十余万落,鲜卑开始从弱小走向强盛,迎来了从“小弟”变为“大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