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后宫惊魂 2.(2/2)

"公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荷戟傲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ot;公主呢,她怎样了?"肃宗急切地问道。"公主去了济仁堂,她说去找姐姐还说什么去洗手,还说要回老家去再也不回来了。"月儿亦是能说会道,说出话来清脆悦耳快似炒豆,"陛下,我觉得有些怪,洗手去济仁堂干什么,要姐姐来给洗吗?我和秋儿姐什么干不了,不过公主很伤心的,回老家也不知带不带着我们。"燕屏去济仁堂一定与中毒有关,肃宗急道:"你们知道济仁堂在哪里吗?""知道。"她二人齐答道。"你们带人速去那里请公主回来,朕己传宫中的太医来给她诊治。""遵旨。"她二人撒腿就跑,到了门口见太医们己经满头大汗地赶来了。

见皇后定会有凶险,果然一切都在张凤的意料之中。她细心地给妹妹修剪指甲涂上护手膏,在她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甲上,涂了她和白松石研制的三种试毒膏。饮茶时张燕以袖遮掩用指尖探验,发现茶中有鹤顶红和番木鳖。她不动声色,暗将茶倒在袖上骗过了张后。这种药不能轻用,用后应尽快用药水洗去,晚了会将指甲烧成灰色,姑娘爱美自会视此为大事。月儿所说的洗手便是洗去指甲上的药。

过了有半柱香的时间,秋儿月儿跑了回来秋儿道:"陛下,奴婢没有找到公主,不过见到了济仁堂的东家白老爷爷,他老人家讲,公主提前有所防备所以没中毒。她把毒茶都倒在这只衣袖上了。"肃宗心头一块石头落了地"真是吉人天相,燕屏得保平安实大唐之幸,朕之幸也。"他说着又恐有误问道,"白老先生真是这样讲的吗?你不会听错吧?""肯定不会听错,白爷爷就是这样说的,同去的几位公公也都听到了。"月儿十分肯定地说道。肃宗这才真正放下心来问道:"公主没在那里,去了什么地方?"月儿道:"白爷爷说公主和她的姐姐一起出去买东西而且不哭了,我们怕陛下着急,便让那几位公公在东市寻找,我们先回来禀报。""你们俩辛苦了,朕就在这里等,见不到燕屏朕不回去。"肃宗坐在椅子上又对赵一龙道,"你赶快向上皇禀报,说燕屏平安无事。"赵一龙领旨去了。

张凤劝解一番后见妹妹还是闷闷不乐,便拉她去西市散心,顺便给家里买些东西。"姐,我想咱们本是平民百姓,皇宫不是咱们呆的地方,这个公主我也不当了,回家以后我就再也不回来了。反正他们也不知道咱们的家在哪里。"张燕心事重重地说道,"如果我真的中了毒,现在也该发作了。"妹妹就在身边,可是紧要关头却无法贴身保护,看着妹妹可怜的样子张凤心里也很难过。

她们信步走着,发现路旁的树上挂着几只鸟笼,张燕来了兴趣歪着头逗鸟玩。这里是座茶楼,定是哪位老先生将鸟儿挂在树荫下而去品茶。"咱们进去吃杯茶,坐一会儿。"张凤说道。张燕此时最烦这个"茶"字,一提到茶立刻想起张后来。"我不想去。"她撅起了嘴。张凤不由分说拉起她的手往里就走,她两条腿不打弯儿,双脚蹭着地。"我不去,这里净是老头子。"她嘴里嘟囔着满脸的不情愿,最后还是被硬拉了进去。"坐到那里去!"张凤命令道。

这个茶楼还真是不错,进得门来令人神清气爽。但见:门窗垂竹帘,地面铺青砖。

墙面粉皮白,字画挂上边。瓶插山野菊,盆栽幽谷兰。茶香沁肺腑,鸟啭在耳边。桌凳根雕椅竹编,紫砂绿茶沸山泉。自古多少愁烦事,尽在虚无漂渺间。

伙计见来了两位衣着体面美艳如花的姑娘,料想是大有来头之人立刻小心伺候。张凤要了些核仁.酥糖.杏板.瓜子等妹妹爱吃的东西,又要了一壶茶,便和妹妹聊起天来。

刚说了没几句张燕将耳朵捂住道:"我不听,我不听!"过了一会没听姐姐再说话,她转过头来,见姐姐正嗔怒地看着她。她将捂住耳朵的双手曲起陪着笑脸道:"嘻嘻嘻,我这样听得见,别这样看着我行吗?人家不是又愿意听了吗。"张凤又好气又好笑:"真不知你啥时能长大。"她们嗑着瓜子啜着茶,张凤道:"燕儿,你说李大哥为何将有关他身家性命的事交给你来办?我看不仅是你能办到,更主要的是信任你。江陵的百姓在大灾之年,没有一个外出逃荒的,为什么?因为他们信任李大哥。长安恶宦为祸这么多年,百姓们早就祈盼有一个能让他们信任的,能保护他们的顶天立地的人出现。这个人刚一出现,却因一点小事而放弃,百姓们定会非常失望。"张燕眼里噙着泪水心情沉重道:"我也不想放弃,可是我真的好难过。"说着眼泪滚落下来。张凤望着心爱的妹妹百感交集,从小到现在家里总是在呵护着她,从不让她受半点委屈,戏称她为鬼灵精.小公主,没想到她真的成了公主。这短短的一个月里,经历了一件又一件的惊天大事,生死关头她全然不俱。可是她受不了半点委屈,这说明她还是个孩子,心里情感十分脆弱难以承受大的坎坷。

"人的一生中要经历到许多想象不到的难处,被冤枉,遭陷害,有些事想都想不到就会突然降临。你整天只会说李大哥好,你可知李大哥为江陵百姓承受着多大的艰辛?朝中李辅国.曹朴千方百计栽脏陷害,潘府也暗藏杀机,他的处境可比你的处境难得多呀。他该怎么办,象你一样哭吗?"张凤侃侃而谈话锋直指张燕。

张燕正听得入神不料话锋转向自己,她心服口不服道:"他还是男的那!"张凤见她强词夺理知己心虚说道:"也不知道是谁,整天瞧不起这个看不上那个的,还自吹什么巾帼远胜须眉。到如今刚刚有一点点挫折便要打退堂鼓,我看也算不得什么巾帼。""不算巾帼算什么?"张燕故意捣乱,"算须眉吗?""跟你说正经的呢。"张凤责道,"今天这事我看有些误会,你想啊,身为皇上高高在上唯我独尊惯了,遇到事情第一个想到的定是他自己,盛怒之下更不会想到其它。明知你己中毒却扬长而去全然不顾你的安危?我看不是这样的,你说呢?"张燕的心情己渐平静,想想姐姐的话倒也有理便有气无力地答道:"也许是吧。""什么叫也许是吧,我估计皇上醒悟过来定会四处找你。就算皇上关心你差着些,上皇的感情难道也是假的?你好好想想姐的话有没有道理。"张凤说道。

张燕玲珑剔透一点就明,早知自己误解了皇上,只是胸中这口怨气堵得太久一时难以平复。见姐姐为自己也费了不少唇舌,觉得有些愧意便说道:"那现在咱们怎么办呢?"张凤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道:"现在不是咱们怎么办,而是你自已该怎么办?你应该立即进宫去见皇上和上皇,免得他们为你担心。""我想先去西市,给爹娘和外婆买的东西都定好了,说好今天送银子过去并由他们给送到袁府的。"张燕找出个天大的借口。张凤太了解妹妹了,知她在故意拖延时间以多找回些自尊,便忍住笑不予说破。这么多唇舌也没算白费,再说西市离这里也不太远,去就去吧。

偌大个长安城要找一个不知去向的人,不亚于大海捞针。而张燕惯于异想天开,行事常出人意表就更加难找。反正己知她平安无事再有姐姐相伴,肃宗便放下心来。也许玩饿了就会回来吃饭,可是袁夫人却说她吃饭从没准在哪里,肃宗也较上了劲,今天朕还是不走了,就在这里守株待免。

袁尚书从礼部回来,见自家门前羽林军守卫森严,大大地吃了一惊。他已听人说皇上出宫徒步简行,殊不料圣驾竟然来到自己府中。众军士认得尚书大人并不阻拦,一问才知是来看燕屏公主的。更令他惊讶的是院子里站着十几位太医,不但有外科的王太医,内科的妇科的甚至连小儿科的都来了。一个个站在那里大气不敢出,他立刻慌了神。

肃宗不吃不喝坐在书房守株待免,待到的却是袁尚书。这时高力士也来袁府代上皇探视,肃宗道:"朕己派赵一龙向上皇禀报,虽没见到燕屏公主已知她平安无恙。"高力士道:"老奴路上已见到了赵护军,要他先去见上皇。老奴来此也想见公主一面,将上皇切切之情相告。"两个时辰过去了还没待到张燕这只免子,午时己过,派出的人四处奔走几乎跑断了腿也没一点消息。肃宗焦躁起来正要发怒,周三鹤来报说有人自称见到过燕屏公主。

肃宗闻言大喜道:"快让他进来,朕要亲口问他。"话音刚落走进一员武将,肃宗一看原来是左金吾卫将军郭猛。他倒身便拜肃宗道:"不要多礼,快说燕屏公主的下落。"郭猛道:"陛下,卑职在西市巡察时遇见了燕屏公主。"肃宗问道:"郭将军,你不会认错吧?""绝不会错,卑职认得燕屏公主,燕屏公主也认得卑职。"郭猛肯定地说道,"她买了好些东西,见卑职要到这边来便命卑职顺路带到袁府,到这里才知陛下在等她。""她没回来吗?"肃宗问道。郭猛道:"我们刚才在朱雀门分手,她带姐姐去太极宫去看望上皇,估计现已进宫了。"张燕和郭猛分手后没走多远,迎面遇到了赵一龙,这才知道皇上早在袁府等她。张凤见皇上如此关心妹妹很是高兴道:"咱们还是赶快回去吧,别再让皇上久等了。"张燕的脸立刻拉了下来,小嘴刚一撅忽而又笑道:"咱们假装不知道,叫他等着去吧。"赵一龙惊道:"公主不可如此,皇上心急得很,等了有两个时辰了连水都不喝一口,卑职怕皇上急出病来。""急出病来?哼!他才不会呢。"张燕说道。心里却在想原来他还有点良心。可还是不愿见他,不回去姐姐肯定不干,想了想问道,"上皇怎样了?"赵一龙道:"若不是卑职刚才禀报公主无恙,上皇恐怕要急出病来。"她对上皇的感情要比皇上深得多,上皇如此担心令她放心不下说道:"赵护军你去禀报皇上我带姐姐去看望上皇。""不行,皇上还在袁府等着你,你必须先去见皇上,恭请圣驾回宫然后再去见上皇。"张凤拉起她就走,张燕又是双腿不打弯两脚蹭着地。赵一龙何曾见过公主这个样子,他感到非常好笑:还真有人降得住她。略一盘算又返回宫里,向上皇禀报燕屏公主的最新情况。

燕屏公主中毒的消息象一阵风很快传遍宫城。张后虽阴谋败露,可是亲眼见她喝下毒茶心里别提多痛快。别看只喝了小半碗,哪怕就是喝下半口就足以要了她的命。见张燕凄凄切切魂不守舍地离去,坚信计己得售。燕屏死后皇上定要前来罗唣,可是又能怎样,废了哀家吗?别在顶着火瞪了一次眼,来真个的谅他也没那个胆量。她踌躇满志地派人去北司给李辅国送信。

李辅国接到信后很不以为然,燕屏那么鬼的丫头岂会着了你的道儿?后来李公公又来报说皇上亲去袁府,连仪仗都等不及走得非常慌张,并急诏在家的全部太医都去袁府。高力士.赵一龙来回奔走,上皇伤心落泪,整个太极宫乱做一团。李辅国这才信以为真,佩服张后人够精.心够黑.手够狠,为他除了害报了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