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沉香亭古剑易主 1.(2/2)
她手端瓷盘向李公公走去,到了跟前故意脚下一绊上身晃动,遂将七成内力贯注瓷盘之上正对他前胸璇玑穴撞去。若是寻之人,反应快的见有人失足必定以手相扶以防跌倒。可是张燕持盘的手己感到对方内力突发,她急撤内力身子一歪躲过要害,盘子上传来的内力也随之消失。
"喝了两口酒连路都走不好了,"张燕急忙护住点心稳住身形笑道,"差点撞了李公公,幸好点心没掉在地上。"李公公接过点心躬身道:"谢张姑娘,皇上赐宴乃无上之殊荣,奴婢怎敢领受。"肃宗不明就里说道:"李公公今天确实辛苦,张姑娘给你你就吃吧弋。"他现出一付受宠若惊的样子取出一方巾帕仔细包好自语道:"奴婢舍不得就吃,带回去细品。"张燕又吃了些东西推说酒喝多了有些头晕,便坐到亭边的围坐上,身依美人靠面朝亭外佯观风景细细思索起束。这个李公公怀有极高的武功却身藏不露,他到底是什么人?是皇上让他这样的吗?却又不像,很可能皇上不知他有武功。
肃宗见张燕白衣胜雪娇憨醉微倚栏北眺,亭外牡丹亭内美人相互映衬,便想起当年李太白的诗句:名花倾国两相欢,常使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依栏杆。
当年玄宗和杨贵妃在此亭中的情景浮现在他的眼前。如今却已物是人非,死者巳矣,只留下一段风流恨事。眼前的张燕,较当年一笑倾城再笑倾国雍容高贵的杨玉环别有一番风韵。她虽清丽绝俗.英秀无俦.娇憨率直.聪慧过人,还只是个天真未凿.如蕾初绽.情窦未开的懵懂少女。她酷爱习武快意江湖,这样的姑娘非笼中之物,若纳入后宫,既使专宠也是委曲了她。再说罗霄年轻有为忠心耿耿,正是难得的栋梁之材,看样子他对张燕情有所衷。身为君王岂能夺臣之所爱,而应玉成此事才对。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此话一点不假。做为皇上权高位尊统驭天下,视万民万物为己有,为所欲为无人能阻。若非肃宗还有些仁慈之心张燕己经大难临头了。纳入后宫,以她的性情肯定不从,说不定还要闹出什么事来。到那时张远定会插手,李荃.罗霄也会施救,其后果不堪设想。既使她机变百出侥幸逃脱,也会落个抗旨不遵而成被通缉的钦犯,全家都陷于危险之中。也算是机缘巧合吧,不知不觉中张燕躲过了此劫,而罗霄这个傻小子却是功不可没。
罗霄酒量虽豪,在皇上面不敢造次唯恐过量失态。再说了张燕这孩子愣头愣脑,拿起话就说全然不计后果,万一有什么差池也需自己兜着。其实张燕也有酒量,只是嫌辣觉得不如糖水好喝,赶上情形有异,故做醉态谁也没瞧出来。
张燕此时感到李公公正在对自己冷眼审视,这就等于不打自招。皇上肯定不知他身负武功绝学,极可能是李辅国安插的耳目。她若无其事地慢慢站起,微微一晃忙扶住亭柱。
罗霄忍不住要扶他,又觉不便说道:"张姑娘,你喝得有些急,多坐一会儿会好些。"张燕道:"我可没喝多,不信我舞剑给你们看。"肃宗本想看她舞剑并借机将此剑相赐,听她这样讲正中下怀"好好!朕正要见识我大唐巾帼英雄.女中豪杰的剑法。"肃宗忽又记起他手臂上的伤婉惜道,"只可惜你己负伤,不宜太过活动,还是免了吧。"张燕道:"谢陛下关怀,民女用剑左右手都一样招术功力也相同,右手不便用左手也一样的。民女愿以舞剑来助陛下酒兴。"肃宗喜道:"如此可就更奇了,不过要谨慎些切莫碰了伤口。"李公公命小太监们将亭中清出一块空地,张燕扎束亭当将那包花蕾置于桌的正中。罗霄无法阻拦急得六神无主忽地跪倒说道:"陛下,张姑娘酒醉之人,倘有失手惊了圣驾可承担不起......"肃宗扶他起来说道:"阿霄你不必多虑,张姑娘尽管放心,倘有失手朕绝不怪就是。再说了,朕的剑术虽比不得张姑娘和你趋吉避凶还是可以的,你再这样张姑娘可要紧张了。"张燕道:"谢陛下!"笑着将罗霄推向一旁乘机在他臂上弹了一下。罗霄除了口才不如张燕也是极敏人,当即领悟知她另有用意于是不再阻拦。张燕暗暗冷笑,老东西装神弄鬼,今天姑娘露一手给你看看,教你以后在皇上面前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休生歹心。"宫中众多美女中还没听说哪一位会武功,更不用说是武学高手了。肃宗一心要看这美人儿舞起剑来是什么样子,怎知张燕另有想法。他兴至勃勃坐到亭边,小太监将茶与点心摆好,静候张燕献艺。
张燕接过宝剑觉得入手沉重,细细观看形极古朴。鞘是花梨木制成,由于年代久远已呈紫黑色,铜饰件的凹陷之处存有点点绿锈。她按下簧钮徐徐将剑抽出只见剑身较寻常之剑略宽,上面斑斑驳驳满布黄褐色锈迹,既无掩日的寒光又无森然袭人之冷气。看上去一点也不锋利,她用手指轻弹全无好剑的虎啸龙吟,而只发出"扑扑"的闷响如击残瓦败革。
她关于剑的传说听得不少,锋芒敛尽方为剑中至尊。做为皇上自是不会将不值几文的锈铁收藏,她手指轻抚觉得温润平和全无寻常兵器的阴冷。剑身上有一行错金铭文形似古籀,数了数共十六字。
肃宗以为她在辩认剑上的字戏道:"此剑极古,上面的文字当朝学识渊博者也只有一人辩认得出,你若能识得此剑就送给你了。"张燕又惊又喜眼睛睁得大大的说道:"真的?君无戏言,可不许反悔!""朕一言既出岂有反悔之理。"肃宗说道。他曾持此剑请大臣们辨认,唯有李白李大学士识得。你张燕再聪明还能胜过李太白?且逗你一逗。
张燕满心喜悦暗道:今天没白来,凭空得到一枝上古神兵,回家送给爹爹。她轻挥两下轻重长短正趁手,便伫身荷剑心神慑定,五内朝无气定神闲,果然一派大家风范。亭中除了几个小太监都是武学大行家见状无不折服。
她沉肩坠肘含胸收腹意守下丹田,片刻间己是真气充盈行于大小周天。剑交左手右手剑诀一领宝剑缓缓推出,如平湖行舟其势极稳。臂己伸直剑到尽头,只见她身不动臂不摇手不颤,剑尖突然幻出六点寒星她口中吟道:" 丹棘 六出,百卉来朝。"肃宗大是惊喜暗道:这本是朕给她讲的萱草的别名,她竟能随心而编随口而吟,并有百花朝拜尊崇之意实实令朕高兴。罗霄亦是赞叹身手不动剑幻六星,实是内力驱震而生,自己习武十多年尚不能做到。
接着她剑点八方右掌竖起按于左腕,剑尖指地双腿微曲既是守势又是行礼。
肃宗心中愉悦点了点头以示还礼。张燕随之行步盘绕剑身斜下忽又立起,这乃是剑法中的"挂"."崩"之法口中诵道:" 金针 渡劫,四海安宁!"这里又有萱草的别名引用,其意在安抚灾民惠养黎庶而江山安宁稳固。这也是警示朕的一片苦心,如此心系百姓心系大唐江山,朕切不可辜负了她。回想起刚才对她略有非份之想肃宗心生愧意。
张燕将剑实劈直刺看上去朴实无华陡现古拙之意口中诵道:"何以 忘忧 ?唯有杜康。"肃宗笑了起来,这本是曹孟德的诗句却是诵得错了。欲要发话纠正却觉别有用意在内而更显出她的机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