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操练(2/2)
一个总旗指挥五十人,在战场上用哨都不能保证所有人听见,所以必须用更加响亮的号。不同的号角声决定了一总旗之兵的进退和变化阵型。
而李星汉这个百户,则在战场上增添了两面战鼓,用以指挥二百多号人。战鼓不如号角响亮,但雄浑低沉,传递的距离反而更远、更激励人心。
哨、号、鼓,层次分明的号令,真正上战场那一天才能忙而不乱,全军进退如一人。
赵启功荡寇旗的三十多名老兵,在操练战斗队形的同时,更轮番着练习快速装填和精确射击。
尤其是快速装填,在当下这个时代,开枪的速度决定了生死存亡。而燧发枪重新装填极为不易,就算有了定装火*药,一分钟能够射出一发子弹,已经算相当不错。
因为黑火*药威力有限,更加不能浪费一丝一毫的火*药威力。铅弹必须紧紧贴合枪膛,一旦有了缝隙,火*药爆炸开来的药力就会泄露出去,铅弹的射程和威力大打折扣。可想要铅弹和枪膛贴合紧密,铅弹直径就必须和枪膛口径完全一致,想要装填进去,必须用通条使劲狠捅,才能将铅弹捅到枪膛底部。
如此一来,速度自然快不了。不过李星汉还有办法,那就是次口径弹药!
铅弹直径比半寸的枪膛口径略小一圈,以便于装填。同时为了防止火药威力泄露,又用一层麻布包裹铅弹,在外面裹上一层牛油做润滑。
这样经过简单加工的铅弹,不仅便于装填,而且威力毫不逊于稍大一圈的半寸铅弹,不会泄露丝毫药力。
这番努力之后,装填和发射速度果然快了不少,经过训练之后,两分钟三发完全能够做到。
在赵启功的荡寇步兵旗之外,白大*麻子的万胜骑兵旗,同样也训练得热火朝天。
相比较于三个小旗的荡寇旗,白大*麻子的万胜旗人数更少,只有区区两个小旗二十人,却全部编成骑兵。他们这二十人,不仅是从强中选出的强中手,而且坐骑也全部是从鞑靼精骑手中缴获的上等战马,又从七十多匹中优中选优出来的二十匹好马。
按照李星汉的想法,是要给这二十骑兵装备铁臂弩、燧发手铳和长枪马刀,并且人人都披挂重甲,战马也最好披挂轻便的皮甲,如此才能和鞑子精骑一较长短。
现在铁臂弩和燧发手铳还是没影的事,先行训练的还只是骑术。经过这一个多月的操练,不说像鞑子那样人马合一,起码人人能够进退自如、熟练操纵胯下战马。
接下去便是训练长枪马刀,近距离的拼杀。尤其是在狂奔的马背上用枪,反反复复、成千上万次练习冲锋刺杀标靶,直到能够一枪刺中不断晃动的悬吊铜钱,这可要比站着地上刺铜钱难太多了。
就算是骑术最精的白大*麻子,一开始也十枪难中一枪。练习了这么许久,也仅仅是十枪命中三四枪而已。其他人甚至更差不少,能够命中一两枪已经属于高手。
就连李星汉自己,亲自上阵、反复练习无数次,目前也顶多和白大*麻子差不多而已。这种程度,远远还达不到上阵杀敌的标准,还得勤加苦练。
至于铁臂弩和燧发手铳,李星汉已经命张家父子先分别打造几把出来,至少能够满足操练所需。打造铁臂弩比燧发枪还复杂,一个月两把已经是极限;燧发手铳倒是容易不少,至少比燧发长枪的枪管短了三尺,单单这一项,制作的难度和工序就简化了许多。
按照张家父子的预计,一个月至少能够打造五六把手铳,基本就能够满足操练所需。于是乎,李星汉便让这父子二人,在教习一干学徒的同时,先打造出几把燧发手铳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