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选择与行动(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意大利人没有祖国最新章节!

本章与主线无关,只是一段短短的支线而已,以后也会写一些关于这些支线的后续。

---------------------------------------------

勒皮托放下了三个多月没有离身的行李,理了理自己身上有些发臭的外套,站在码头上望向这座前所未见的美丽的城市。

伦敦,这座将在未来引领全世界工业进程的伟大城市此时也仅仅只不过稍微冒出了些工业的苗头。此时的伦敦还没有漫天的足以致病的雾霭和直插天际吞吐着黑烟的烟囱,街道的景色依旧是以传统的红砖石二层房屋为主,泰晤士河上航行着的仍旧是普通的木头帆船。

勒皮托从来没有参与过如此的远航,虽然他为此准备了四五套换洗的衣物,但事实证明这仍旧不够。离开了码头区的勒皮托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找个干净的地方赶快舒舒服服地洗个澡。

此时的英国并不是世界的中心,来往于伦敦的外国旅客并不像布拉格或是巴黎那么多,因此长得一副意大利特色的勒皮托在人群中显得非常显眼——这并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众所周知生活在北部寒冷地区的人民普遍要比温暖地区的人来得更高一些,尽管不列颠有暖流影响,但这一点却并没有什么变化,因此身高要矮上一些的勒皮托不得不努力挺起自己的胸膛。

伦敦工业的雏形已经开始形成了,怀着找一家旅馆的目的漫步在泰晤士河畔的勒皮托不无好奇地四处张望着欣赏河畔连绵不断的手工棉纺工场——这和北意大利的情况非常相似,只不过北意大利的工场雇工相较于英国人来说更加散漫,而且北意大利的工场也没这么密集——与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泰晤士河两岸的手工工场相比,它们的意大利同行只能算是波河沿岸的点缀——而且仅仅只是存在于城市之中。

勒皮托很快便找到了旅馆,英国人与法国人的关系可算不上好,因此只有法语可用的勒皮托不得不在船上花了一个月学习了一些简单的英语,他现在好歹能与英国人做一些日常的交流了。

美美的冲了一个澡,勒皮托异常放松地躺在了并不甚舒适的木板床上。在去除了从船上带下来的酸臭气味之后,他甚至觉得自己的脑子也清醒了很多。

在船上的日子他一直在思考自己抵达伦敦之后该怎么做——英镑的购买力显然要比萨丁尼亚里拉来的高,自己换的那些钱或许很快便会用完,如果不尽快在伦敦找到一处营生,那么自己很快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饿死在异国他乡显然不是一个好死法,至少相比于那些毫不在意死亡的德国人或是俄国人,意大利人更希望自己能在亲人的环抱中死在自己的家乡。

向罗马约西的《年鉴》杂志投稿或许是一个好选择,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毕竟米兰和伦敦相距实在太遥远,勒皮托相信就是寄一封信恐怕也要花上半年的时间才能来回。

勒皮托掂量着自己的钱袋,上面散发着一些从船上带下来的臭味,但这也抵挡不住里面的英镑所散发出来的芳香——勒皮托的全部身家大概有六百多英镑。这大概相当于一名普通英国士兵二十年的收入,同样也比在维也纳依靠打工和写作,还不需要付房租的卡洛斯要富裕的多。

勒皮托希望能在伦敦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在不断学习的同时结识那些能够帮助自己、帮助烧炭党的人。

想到这些,勒皮托没再继续躺在床上做梦了,他披上早就准备好的换洗衣服,揣上自己的钱袋和皮箱——皮箱里装着他的全部身家,而钱袋里则散放了一些便士和先令——就离开了旅馆。他不放心把自己的皮箱放在旅馆里,毕竟这是他异国生活最后的保障。

英国人的生活节奏很快,至少比天性浪漫的意大利人快很多,勒皮托下船的时候差不多是上午十点,在餐馆里吃了一顿的勒皮托很惊讶地发现无数衣着朴素的英国人几乎计算好了一般地同时涌上街道,接着涌向他来的方向——即泰晤士河畔。

这些人都是手工工场的工人,与工业革命后一条命不过五十便士的工人不同,这个时代伦敦附近工场的工人基本上都在伦敦有着属于自己的房屋和家庭,每天的工作也想当轻松——除开守时之外,他们每天只需要工作十个小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