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八章 要变天了(2/2)

传言中也不只有冯太后一个因为怕死而捂杀了亲子,每代皆有此疑例。

就如高英,太子昌夭折的次月,皇帝本拟再立皇子明(高英之子),皇子明竟突然就暴毙了?

要说这中间没鬼,元怿是打死都不信的。偏偏皇帝深信不疑,就如着了魔一般,对皇后专宠不衰?

便是冲着高英这秉性,此制也该被废。不然还要让她再养死一个太子不成?

想到此处,元怿又往下一拜:“臣无异议!”

皇帝大喜,好似不敢置信一般,疑声问道:“此乃祖制,四弟竟就这般爽快的答应了?”

元怿犹豫了好久,最后终是咬着牙,说了实话:“非是臣不遵祖制,而是高氏实无贤妻良母之姿。臣怕再蹈太子昌、皇子明之覆辙……”

太子昌,太子明?

有如在胸口刺了一刀,元恪心里猛的一痛。

不是无人向他秘秉,两位皇子皆是皇后、更甚至是皇后与舅父高肇合谋所害。比如于皇后之兄于忠,皇叔元勰、皇帝元愉,元怿。

但这般大事,怎可凭臆测妄断?

于忠曾秘查数月,不终是查无实据?

但皇后确实无甚耐心,并非良母之选……

想到这里,元恪废除祖制的决心更加坚定:“弟深明大义,朕心甚慰。后日常朝后,朕再召诸位叔伯兄弟相商……”

元怿心中暗暗一叹:便是冲着高英与高肇之跋扈与猖獗,又有谁会反对?

是元悦、还是元怀,还是诸位宗室?

哪个不是恨高氏入骨?

雍王叔倒是有可能。

但好巧不巧的是那刺客恰好就喊了一句“颖川王会为我报仇”?

此时元雍正忙着自证清白,不是一般的焦头烂额。怕皇帝借题发挥。便是心中不愿,怕是也不敢置喙。

更巧的是,偏偏胡充华有了喜孕,皇后又恰逢遇刺。不然胡充华少不得会被皇后刁难、针对。

便是皇帝废制,也会少上许多波折。至少皇后已无瑕找皇帝哭缠、撒泼……

想到这里,元怿猛的一滞。也就一两息,就如半夜里见了鬼一般,突然一个激灵:方才看那案宗时才突发奇想,猜过那李氏女官是不是被人有意安排在皇后身边的……莫非真是有意的?

“陛……陛下……”

嘴里称呼着,他不由自主的抬起了头。竟发现皇帝脸色极是阴沉,双眼中就如藏着两把刀,刺得元怿心底发寒。

自己都能想到,皇帝怎可能想不到?

怪不得,昨日都还那般暴怒,今日却是这般淡然?

怕是已然查到那刺客的来历底细,更查出,那刺客真就只是冲着皇后去的……

元怿心跳的如同擂鼓一般,连忙垂下眼帘,竟连眼皮都不敢抬。

殿中一阵沉寂,竟似能听到微风掠过殿檐的细响。

许久后,才听元恪一声长叹:“四弟,可曾记得今岁元旦,你借酒谏劝我时之言?”

“臣……记得!”

元怿只觉喉咙发干,应了一声,竟是又沙又哑。

去年,高肇屡谮元愉、元勰及元怿。元愉不忿,遂反被诛。后高肇又构杀元勰。元怿只当第三个就会轮到自己,便借着元旦之夜皇帝家宴,伺机哭诉了一番,称高肇已有王莽之姿,日后必反……

却不想,此时竟被皇帝旧事重提?

其意不言自喻:这天……要变了!

本该高兴才对,但不知为何,元怿只觉浑身冰凉刺骨。

重用高肇时,皇兄对其是何等的宠信有加。如昨天都依旧如故。

但这仅过了一夜,皇帝竟就视其为心腹大患了?

若论天下之人,无情者莫过于帝王……

元怿艰难的应了一声:“臣……理会得!”

“那就去吧!”

皇帝淡淡的回了一句,又挥了挥衣袖。

元怿恭身称是,揖礼告退。

殿中只余皇帝。

近两刻,元恪竟是一动不动,就如一樽雕塑。只有脸色忽明忽暗,时而阴寒,时而喜色大作。

最后只听他怅然一叹:“刘腾!”

“臣在!”就如鬼魅一般,刘腾从序门中冒了出来。

“胡氏如何?”

“依旧在殿中跪罪,称只求为陛下诞下皇子,她便会自尽,向皇后赎罪……”

“诞下皇子?呵呵呵……这是深知朕求子心切,自恃朕暂时不会将她怎样吧?”

皇帝悠悠一叹,“去传谕:朕恕她无罪,让她安心养胎。另,诸般护卫、典食、典药、典衣、典执(掌扇伞灯烛)、选侍、采女等,务必挑选仔细。无朕旨意,任何人不得传诏于她,不可擅入她宫中,包括皇后……”

刘腾心下一颤。

什么“包括皇后”,皇帝防备的就只是皇后……

皇帝盯着刘腾,眼神飘忽不定,最后怅然一叹:“罢了,将诸般首尾皆了理了,干净一些……”

就如方才的元怿一般,刘腾嘴里直发干。

皇帝摆明是让他将所有的证据和线索销毁贻尽,便是皇后与高肇事后怀疑,也是死无对证!

这天,要变了!

应了一句“遵旨”,刘腾刚要走,又被皇帝叫了回来。

“于忠与元雍呢,查的如何?”

“依旧无甚头绪,此时正在廷尉监提审侯刚,稍后应会盘问李候郎……好似是怀疑那毒针被李承志调换过?”

李承志调换毒针?

元雍与于忠真是异想天开?

怕是连李承志自己都想不到,胡充华所用的那针,就是从他哪里学来的,还真就没有浸过毒……

一想到胡弃华,皇帝顿时有些意兴阑珊,不耐的摆了摆手:“罢了,由他们去查吧!”

便是摆样子,也该给皇后和高肇一个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