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八千曳落河(2/2)

牛进达大口咀嚼风干的牛肉干,补充体力。

牛进达的天赋“九牛”,对体力的消耗巨大。

“吨吨吨……”

猛将马武私自在水囊中装入温酒,在开战前,畅快大饮。

马武嗜酒,无酒不欢。

张华在军中普遍禁酒,以免有武将因为饮酒误事,但是在寒冬,张华放松了禁酒令,在必要时候让士卒以酒暖身。

至于马武私自藏酒的行为,张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马武的性格就这样,而且为人豁达爽快,张华担心勒令马武敬酒,马武一个不痛快,直接跑到其他势力了。

诸侯林立,马武的选择很多,甚至可以去投靠光武帝刘秀,那样张华的损失就大了。

只要马武不公开抵抗禁酒令,张华说那是水,那就是水。

冯异在最前方观察燕军阵型,他的天赋“攻心”生效,导致九万燕军军心动摇。

燕军的胡人武将发现手底下的士兵惴惴不安,赶紧呵斥这些士兵。

如果张华可以看到燕军的士气,那么就会发现燕军的士气正在下降。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冯异,他的天赋相当可怕,九万燕军都受到士气削弱。

冯异沉默寡言,没有因为对面人数众多的燕军感到惧怕。

九万燕军列阵,主将史思明在一众部将的拥簇下,与五万夏军会战。

在史思明身后,是三千曳落河骑兵。

曳落河骑兵拥有安禄山的燕国最精良的战甲、最高大的战马、最优良的兵源。

八千曳落河骑兵,是从百万胡人之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可谓是真正的百中挑一。

而且,曳落河骑兵全部是安禄山的义子,俸禄和地位极高,忠诚度不是问题。

安禄山担心史思明不是张华的对手,于是从八千曳落河之中,分出三千人,给史思明统领。

史思明与安禄山是儿时玩伴,只要安禄山不死,史思明没有背叛安禄山的意思,安禄山也很给史思明面子,分出部分曳落河相助史思明。

“传下军令,击败夏军,抄掠张华的土地,每人可以获得十个奴隶!”

“所有抢掠获得的金银珠宝,归各人所有,不必上缴!”

对垒五万夏军,史思明的眼神逐渐狂热起来。

“将军有令,拿下此战,每人可得奴隶十人!”

“将军有令,所有抄掠的金银珠宝,归各人所有,不必上缴!”

九万燕军得到史思明的承诺,恶向胆边生,眼神狂热,眼神布满血丝,理智逐渐被欲望压制!

冷兵器时代,这些大头兵多半是为了钱粮和女人,才会跟着枭雄起兵!

谁发军饷,就跟着谁混。

理想?

理想值几个铜板?

史思明的天赋影响到了九万燕军,放大人性深处恶的一面,也即是贪欲。

九万燕军变得贪婪和嗜杀,犹如野兽,不自觉发出野兽般的低吼声。

“燕军的气势发生了变化,这大概是史思明的天赋。”

张华明显感受到对面的九万燕军杀气更盛,史思明放纵手底下的将士烧杀抢掠,而史思明的天赋强化这种激励对士兵的影响,让这些兵马变成野兽,增加迎战夏军的胜率。

与贪狼一般的史思明交战,容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因为被史思明影响的燕军,已经不能算是人,而是被欲望驱使的野兽。

呜——

浑厚悠长的号角声回荡在尧山,九万燕军大举进攻!

史思明的天赋效果不能长期维持士气,必须尽快取胜,还要实现对燕军的承诺。

“安史叛军、曳落河……”

唐朝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此时在冯异军中效力,他生活在安史之乱结束后不久的朝代,对安史叛军感到恐惧。

而现在他竟然在与安史叛军为敌!

如果不是冯异坐镇,吴元济此时要么逃走,要么直接向史思明投降了。

“放箭。”

冯异面无表情,下令弓箭手放箭阻挡敌军。

5000无当飞军和10000名弓箭手万箭齐发,蝗虫般的箭雨洒落在燕军之中,前排燕军的盾牌插满箭矢,犹如刺猬。

后排的燕军弓箭手中箭,倒下一片。

王平的无当飞军释放毒箭,泛着暗紫色光泽的毒箭只要划出伤口,燕军基本失去战斗力,痛苦地在地上挣扎。

花木兰的巾帼营也万箭齐发,孙尚香的弓箭手、梁红玉的神臂弩兵,组成万人方阵,一轮轮齐射,给燕军造成数以千计的伤亡。

燕军仗着骑兵数量众多,阵型沿着尧山向两侧延伸,开始迂回,计划对五万夏军形成合围,攻击夏军后方。

只要燕军形成合围效果,会导致夏军士气崩溃。

“令花木兰、黄忠带领骑兵,击败包抄的燕军骑兵。”

张华也频频调兵。

史思明的曳落河骑兵,始终没有进场。

尧山大战才刚刚开始,双方都还在试探。

“铁鹰斥候,随我来!”

花木兰拔出唐刀,统领两千铁鹰斥候,冲击包抄过来的燕军骑兵!

因为寒冬而犹如冰片的唐刀在半空中划出一道艳美的轨迹,将燕军武将斩于马下!

花木兰因为天赋的缘故,在经过一年多的历练,武力已经超过了80,进入二流武将的行列!

铁鹰斥候除了侦查,战斗力也比一般的轻骑兵更强,以两千人的兵力,击败四千燕军轻骑兵。

黄忠提着大刀,率领两千多弓骑兵,在堆满积雪的战场疾驰,驱逐另外一支燕军骑兵。

尧山大战开始不久后,李绩、杨业的骑兵在接近尧山战场。

“主公与史思明已经交战。”

“杨业,你领一队骑兵,走小道,直取尧山之后。”

李绩足智多谋,自己领兵驰援张华,又让杨业带兵奇袭。

“此事就交给我吧。”

杨业分出五千骑兵,进入崎岖的山间小道。

李绩亲自统帅一万五千骑兵,依然从正面向尧山行军。

杨家军一人双马,长途跋涉,连续强行。

杨业提着大刀,亲自在前方开道,斩断荆棘,抄小道直取尧山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