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最后的结局(2)(2/2)

月色朦胧,小周后携全府之人为李煜拜寿。看着寥寥无几的熟悉面孔,李煜的心突然感到无比茫然和凄凉。酒过三巡,沦落在汴京受人凌辱到几乎麻痹的李煜勾起了对诸多往事的苦思苦恋。回忆起以前的歌舞欢欢,想起在金陵的时节,群臣祝贺,赐酒赐宴,特别是那一抹金莲舞的倩影。现在只剩下他与小周后孤零零的二人,好似囚犯,只少了脚镣手铐,窅娘也不在身边。心中不禁好生伤感,触动了愁肠,此时一齐倾泻而出。提起笔填了一阕忆江南的小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三寸金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南的小令。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记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填完之后,李煜只觉胸中的悲愤,还未发泄尽净。看到酒杯中倒映中自己日渐老去的容颜,想起自己曾经身为一国之主的尊荣富贵生活,想起自己红颜薄命的结发之妻娥皇,想起给予了自己无限快乐的如今却不知在何处的窅娘,又想起自己成为亡国奴之后屈辱的生活。

一杯酒下肚。看到现在自己成为亡国奴之后的屈辱的生活,想到自己破落的国家,想到远离自己的子民,想到因自己而受辱的小周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物是人非事事休。巨大的失落感充斥在李煜胸中,他心力交瘁,无穷无尽的愁恨,就像泛着春潮的大江流水,翻滚激荡在他的胸膛。闲居在御赐的违命候府中,服侍的宫女如今也只剩下了两三个。其余的宫中嫔妃,死的死,去的去,如今一个也不在身边。

想到窅娘,胸中悲感交加。那些痛苦的,快乐的回忆不断地从他的脑海中涌向心中,在他的心中交汇在一起。他提起笔,决定再填一阕感旧词,将自己无限的心酸和一生的愁绪都道出,成就了那千古绝唱——《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看到李煜如此,小周后走上前,对李煜说道:"虽说现在背时失势,但是重光你也不能在这里愁思吟悲。小心隔墙有耳,虽然只是怀思感旧,但外人听了,难免妄加揣测,怀疑你是缺望怨恨。从古至今,陷入文字狱的人不知多少。如今我们身处于荆天棘地之中,万万不可再因笔墨招灾惹祸了。"

李煜长叹一声,难道自己连作为人最基本的说话权力也没有了吗?"国亡家破,触处生愁,教我怎么能不发出感概?悲歌长吟,也是如此的罪不可恕吗?"

小周后冷哼一声,"重光,你一直在心中惦记着窅娘,我有岂会不知?恐怕刚才也是触景生情,又见窅娘不在身边才如此的大发感概吧。也不知道窅娘使了什么魅招,你可知道,赵匡义对窅娘也上了心。时势已如此,我们只能得过且过,随遇而安,且度余生。你就忘掉窅娘把,也不要再追念以前的事情了。现摆薄酒一壶,不如痛饮几杯,借浇块垒。"

小周后到了满满一杯酒,递到李煜面前。看着小周后殷切的目光,李煜无奈,只得一饮而尽,说道:"今日有酒今日醉,遑顾明朝是与非。很久没有听到曼妙的歌声了,不如今日薇儿高歌一曲吧。"

小周后面色有些潮红,她也不记得自己有多少年没有一展歌喉了,也许是在姐姐去世之后看,又或许是在窅娘入宫之后。她摇了摇昏昏沉沉的脑袋,说道:"我已许久不歌,喉咙生涩得很,哪能有什么动听的歌声?还是畅饮几杯,不必歌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