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使者(2/2)

这跟华夏的发展历程有关,在还是华记初期时,人民军兵少将微,人口很少,承受不起大的损失,所有每次战斗都把战术发挥到极致,积小胜为大胜,非常在意伤亡比,也当成了军队考核的重要指标,加上思想教育的洗礼,绝大多数军人把百姓的生命看的极重,更不要说是士兵了,每一个都是种子,都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李天对他们的教育也是如此,他们对战士的朴素感情也是非常需要的。但这不意味着现在就不需要这种关怀生命的朴素感情,而是更加需要强调的。考虑一场战役是不是成功,不仅仅是需要考虑某一个因素,而是要通盘考虑,从全局的角度看,卢象升无疑做到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节省人力物力的情况下,战果最大化!因此必须重重表彰,但是不宜扩大宣传,而是应该多多宣传关爱生命!

八月十五日,人民军通令全军,表彰了北海战区的个人和集体,卢象升被授予个人一等功的金质勋章,同时表彰还有曹文诏,也被授予个人一等功的金质勋章,袁可立以李天的个人名义给两人题写了“西陲双璧,国之柱石”的题词,并且绣成锦旗送到了战区。

卢象升接到锦旗是无声的泪下如雨,曹文诏则是嚎啕大哭,向着东方立正敬礼!

卢象升无疑和孙传庭一样有名帅之姿,绝不能让他们束手束脚,发挥不了正常水平,还要落个没下场,这是李天绝不愿意的,让他们的丰功伟绩照耀青史吧!

卢象升把斯特罗甘诺夫一干军官全部集中起来进行思想教育,普通士兵打散分到安德烈的士兵训练营进行思想教育洗礼,谁先毕业考核通过,谁先放出来进入部队,通不过的就去修路、挖坑、打地基、建房屋吧!雅库茨克坐落在冻土上,夏天只有表面的一米多化开,基础必须打进很深才能确保夏天不塌,工作量极大,正好需要壮劳力,大多数俄罗斯士兵愿意留下来,就算不当兵,做个普通百姓也比在俄罗斯强太多了。在俄罗斯大多数人是农奴,基本的人权都没有,因此积极的学习汉语,努力通过考核,进入华夏根据地,成为一个士兵或者百姓,当然有技术的更是受欢迎,华记正在大力发展产业,这里的木材、造船、冶金、鱼、肉加工、特种养殖,今后的军工复合体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卢象升不愧是军政双优,一下增加了近二万人手,基本上没有投入,而从华夏移民到北海,一个人至少得耗费三十多两银子,还不算消耗的衣物、粮食、工具、生活用具,一个人五十两都下不来,而且时间上要移民二万人,怎么也要有半年多,甚至一年,半年基本上该建的基本上都建完了,还可以组织俄罗斯人成立建筑公司,专门搞建设,没有别的理由,就是因为他们力气大,干活快!范喜如今是外蒙、北海华记的负责人,一听有这好事,就派人天天守在训练营外面,通过考核又不愿意当兵的大多数都被华记拉走了,成了华记的一员。

斯特罗甘诺夫这些军官的思想教育就要难的多,这些人多少有些文化,识字,贵族思想严重,低级军官还好,中尉以上的基本上都是对抗性十足,卢象升也不多废话,对抗是吗?去挖矿吧?哪有那么多粮食养着你们?几百个军官去了雅库茨克挖矿、打地基,剩下的不到二百人通过考核后,根据特长全部分下去,去训练营、连队、华记、民用工厂、甚至还有进入参谋部的,卢象升很满意,加上移民,总人口有七八万了,再建设个一两年,想来进攻?想屁吃呢吧!

由于是各民族杂居,因此汉语的培训班是常年开设的,一批中学毕业生的到来解了燃眉之急,老师不用愁了!民族工作团也因此慢慢扩大,因为语言通了,渐渐可以扩大工作团的范围,慢慢把牧民整合起来,根据地向外蒙、努尔干都司延伸。

哎!还是兵力太少,华夏移民太少了,地方太大,从努尔干都司到北海四千多里,一半还是大森林!从外蒙到北海远一点有二千多里,近的象恰克图也要一千里左右,伊尔库斯克往南都能种地,抓紧移民,先解决吃饭问题!北海里的鱼、海豹、海象吃不完做成罐头,往那儿运都是好东西,可以换回大量的粮食,吃饭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不大了。想通了这些,卢象升一阵轻松!还是伯爷懂我啊!

对了,应该让安德烈选的人回去当使者,告诉沙皇实际情况,目前华夏没有能力西进,稳固不了还不如不占据地盘,这是李天告诉卢象升的,他也认为非常对,我们不要口花花,只要实际的地盘!

又让范喜找来了各个民族的商人让他们去德黑兰、大马士革、伊斯坦布尔、克里米亚、比什凯克各个汗国、部族都去,当一下和平使者,欢迎大家来贸易,我们有最好的丝绸、瓷器、茶叶,当然还有他们想不到的!

商人采购了大量的华记商品,收获满满,几百年没有通商路了吧?快回去告诉族人、国王,丝绸之路又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