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说好的拍卖呢?(2/2)

“这位大人问的好!”

“历来大家都有个固定思维,种地,种很多地才能赚钱,几乎一切财富都来自土地耕种,这便是农业社会。”

“可工业才能富民强国啊,这利的来源不正是院子里的这些工匠?”

“这新生的事物,它本身就是巨大的利啊,越是利国利民的创造,它的利就越是巨大!”

“诸位也看到了,仅仅这小院里的几样新事物,那么多商贾不惜花费百万门票,苦苦等候,为何?”

“因为他们都知道新的事物代表着巨大财富,而陛下,大人们呢,反而压制工匠们的天性,让他们如矿工一般苦苦挣扎在温饱线上,哪里还有心思创新。”

“诸位且看,我府上的这些个大匠,哪一个不比县令尊贵?”

“哪一个不比一方县令带给国家的好处更大?”

不远处一帮匠工齐齐涕流满面。

陆府后宅。

饭厅的一张大圆桌上,众人团团围坐。

朱元璋居中,左侧是朱标,右侧是陆长生,之后是两位尚书,毛骧也得了个位置。

朱元璋带头干饭,除了陆长生与朱标,其他三位也好不到哪去。

“嘿嘿,长生小子倒是会享受,咱宫里的御膳怕也不如你这里的滋味。”

两位尚书明知老朱在揶揄,仍是一个劲附和,

“确实不同凡响!”

“老夫这辈子算是白活了,此间滋味当真妙不可言。”

毛骧一嘴饭菜,含含糊糊,

“某家也是头一次得尝如此美味。”

陆长生才不打理,欠了你的?翻了个白眼,继续漫不经心造反。

朱标赶紧打圆场,

“父皇若是喜欢,儿臣回头安排宫里御厨来此间学习一番,以宫中的食材,想来滋味必能更胜一筹!”

“嗯,还是咱标儿孝顺!”

恰在此时,福伯在门口探头探脑,他不过一个平头百姓,礼节什么的知之甚少,却不妨碍内心对皇权的天生恐惧。

“福伯,进来吧,可是有事?”

陆长生大方招手。

福伯一脚深一脚浅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僵硬笑容朝望向他的人分别点头,对上自家少爷镇定自若的面庞,这才略微放松些,

“少爷,登基入府的商贾一共23人,除了您允许免除的丝绸商人元宝如,合计收到2200万,除了200万新钞,其他都是各地知名钱庄的本票。”

知道百万两门票是一回事,听到如此多的收益又是一回事。

朱元璋及两位尚书齐齐动容。

要知道大明如今一年的全部税收也才2950万石,除却一定的存储运转损耗,折价成白银不超过2000万两。即使把朱元璋的各大皇庄收益加一起,也难超3000万两。

这特娘的还没开始拍卖,仅一个门票就收了这么多?!

不过几位都是人老成精的主,这门票钱至少暂时还只是陆长生私人财物,即便他老朱也不能没品到主动开口讨要。

陆长生点点头,之前进门就粗略扫过一眼,守在大街上阵仗看似不小,不过是马夫,陪同人员充当了人场。

以如今体制下的大明,能冒出这么多敢于在皇帝眼皮底下亮家当吃螃蟹的人,已是十分难得。

“可曾吩咐了饭食,茶点?”

“回少爷,照您的吩咐将他们都安置在中堂,也上了简易餐食,如今都在品茶等候,由夏元吉作陪。”

“这样,你带领他们去参观一下咱府上的水循环,然后就在中庭集合吧。”

“是,少爷!”

朱元璋朝工部尚书丢去一个眼神,老头马上会意,

“长生啊,这样安排怕是不妥吧,你中庭里的诸般机密,怎可叫他们瞧了去?”

户部尚书还等着竞拍赚大钱呢,连连附和,

“是啊,使不得,你至少等他们竞价之后,再放他们进来观摩学习。”

陆长生挥退了左右为难的阿福,

“两位大人,若涉及武备机密,自然不能轻易示人。可小子这些事关民生的技艺,恰恰正愁无人帮助推广或转化成有用之物造福民众呢!”

“敛财非我所愿,让他们付出一些代价,才知道到手的东西宝贝,不至于埋没了。”

“花了钱,带走这些技艺,他们为了能回本,能挣钱,势必要继续努力钻研,广建作坊,造出好东西来。”

“却也不能叫他们掏空了家底,否则哪里还有余力建工坊,雇佣民力,所以小子临时反悔,不打算拍卖了。”

是的,陆长生临时反悔了。

一来老朱的诸般举动让他有些失望,制度不肯去花心思,便是给他筹措一笔钱又如何?

二来赚多少钱跟自己有毛的关系,反而不如留给这些敢于吃螃蟹的人,至少这些人的思维是舍得大力投资的。

你老朱推着不走,民间动起来,一样能提高百姓生活水准。

而随着投资作坊盛行,圈地的人也就少了,百姓不但有富足的耕地,还能有进作坊混饭吃的路子。

户部尚书一脸猪肝色,

“啊……这……”

朝朱元璋望去,这与他们设想的不符啊!

老朱与户部自然指望不涉及重要机密的情况下,拍出一大笔钱,而陆长生的钱,笑话可不就是他老朱的嘛!

年纪轻轻孤家寡人,要那么多钱作甚?

朱元璋甚至都打定主意,趁这次机会,给陆长生封个头衔,算是嘉奖他带来的大笔银钱。

军制改革,北征,赈灾,修陵寝,甚至是提上议程的迁都,哪一样不要钱?

朱元璋脸色雀黑,可也没发火的方向,毕竟都是他陆长生私人的东西。

陆长生知道自己做的有些绝,赶紧服软给他们找台阶,

“尚书大人,这些人拿了技术回去,将家族里埋在地下的钱财起出来,大兴土木,广招贤才,吸纳百姓耕地之余的劳动力,甚至是有一把子力气的妇女。”

“各种原料商人都从他们身上赚钱了,就能多纳商税;百姓们有了刨地之外的挣钱渠道,家里光景好了也要花钱置办家业。”

“哪一项都是加剧了国家繁荣,为国家税收添砖加瓦。”

“难道尚书大人愿意拨款给工部,让工部带着这些技艺去大兴作坊不成?”

“且不说国库有没有这样的底蕴,只说若把能挣钱的行当,都把持在朝廷手里,岂不是既做官又经商,那这价格还不想定多高就多高,其他民间商贾全得关门歇业,如此几年,这天下百姓可有活路?”

朱元璋脸色舒缓,至少他心里一直惦记着百姓过上好日子。

“商税得尽快实施下去!”

两位尚书齐齐点头。

朱标总结道,

“爹,咱大明的商税的确该尽快实施才行。”

“一来规范商贾的行为操守;二来收割他们的部分利益用来发展民生,毕竟不能指望着商贾赚了钱会去好心地修路铺桥。”

“他们从百姓身上挣钱,咱们就从他们身上收税,最终再花到基建上去,修好河堤,可防止洪灾,修好道路,可加快通行…”

“这才是长生说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朱元璋欣慰地拍了拍朱标肩头,

“哈哈哈哈,标儿比咱看的透彻,这新学问确实不赖,你要好生去做!”

“是,爹!”

“这饭也吃饱了,来都来了,咱也一道去看看吧!”

朱元璋起身,众人纷纷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