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儒术(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重生之我还是个普通人最新章节!
一、重义轻利
君子(指贵族)喻于义,小人(指庶民)喻于利。——孔子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
在孔子的理论中,贵族们是可以用道义去教化的,但是对于庶民,则需要用实际的利益去打动他们。
所以儒家认为,统治阶级在治理国家时应当重视道德上的教化,而不是物质利益上的汲取,如果统治者过于重视物质利益,就会造成“与民争利”,让万民无利可取。
因此在儒家的经济思想中,道德建设才是最重要的,经济建设放着不管就行了,只有把社会资源放任给百姓,让万民自由地享有资源、获取利益,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
而两千年下来,中国人很多时候都把道义放在首位。不义之财不取分毫。在这种思想下面,我们对资本主义的核心观念产生了抵触。资本主义的首要目的就是经济。一切以利益为主。
第二、“富民”思想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
孟子认为,个人才是天下的根本,个人稳定了,家就稳定了,家稳定了,国就稳定了。而怎样才能让一个人稳定呢,只要一个人“有恒产”,不为吃穿发愁,他才会“有恒心”,知礼节、明道义,才会成为社会稳定的一份子,此即儒家的“富民”理论。
儒家的“富民”理论来源于其“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才是儒家治国的终极目的,所以在经济制度上,也是以“民”为主导的。历来儒家学者都强调“发展生产”、“轻徭薄税”,也都是这个道理。
法家管控干预的经济观
前文提到,儒家是周文化的继承者,与之对应的,法家是作为周文化的“反叛者”出现的。
如果把天下比喻成一个大水库,周文化基于的社会结构就像是大水库之中又被一个个小隔板切割成了一个个互不流通的小水库,也就是我们提到的分封制下的“小国寡民、自给自足”的模式,这种模式下,中央不管是渗透地方或者是汲取地方资源都相当困难。
而法家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些隔板通通打破,这样往水库里面滴入一滴墨水,就能够很容易的扩散到各个角落,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央集权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央对于地方的掌控和汲取能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