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最终出线(2/2)

你的不是撞大运就是你爹告诉你的,全是凭经验的。所以我的知识比你的高级,所以我比你高级,这就是士大夫们会做的事。”

“但是如果真的出现了什么状况,比如天下大乱了,一个知道水应该浇在哪里的农民显然比一个知道某句话在哪本书里的士大夫更容易活下去,但是士大夫们往往并不承认这一点。

这也不怪他们,因为天下大乱的时候他们要么死了要么去抱别人大腿了,自然看不到这种情况的发生。”

坐对面的李恪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要这么说士大夫就完全就没了呗?”

程风笑着摇头:“不,当然有用,用处就是士大夫越多越得势的地方,小共同体的结构就会越松散,自发秩序就被破坏得越厉害。

所以,考虑到士大夫这个阶层几乎全是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那么可以近似地认为,越多人想要通过科举做官的地区,它的自发秩序越薄弱,社会结构越像沙子一样松散。”

“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总有些事得选拔一些人出来,比如为官,比如做一些与社会公众相关的事情,例如判案,这种事总不能找个大字不识的人来做对不对。”

程风笑:“王爷还记得之前我讲自发秩序时说过的公正的来源吗?部落时代不一定有文字,但完全不影响有公正的法律,只不过不成文罢了。”

“而且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程风继续道,“我知道王爷想说一些与公文和行政相关的事情,一定要识字的人来做,我也不否认这一点,但王爷你仔细想想。

一个只认字的人,与一个满口知乎者也圣贤书灌了一脑袋的人,在做行政事务和公文往来方面,是不是完全相同的呢?”

“换句话说,处理公文认字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把那么多古书背在心里呢?”

程风双手一摊,问道。

在李恪前世的教育系统中,社会上曾经有过一段讨论考试内容的时期,主要的反对派与程风的想法相仿。

认为在选拔型的考试中,“无用的”知识太多,对于整个选拔系统以及人材的选用都不是一件好事。

这个派别的观点是没问题的,但问题在于他们并没有提出一个更新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很快就发现,无论他们提出什么样的“有用”知识,都很快地被集结成册变成试卷然后最终变成“无用”的知识。

后来,这些人被“执行”论者所击败,后者的理论是,选拔考试的重点在于考察执行力而非知识内容本身,无论考察的知识是什么,最终会在考试中胜出的总是那一部分人。

毕竟,考试所要求的知识全部是那样的。

极端一些的说法是,哪怕考察的内容是“玩”这件事,只要大家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件事情上,也一定是之前成绩好的那一部分人最终出线。

但是因为这件事涉及到学生们的前途,所以没有人敢真的找一个班的人去试试,但一些文理互转的学生们似乎证实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