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探路的任务(2/2)
能拿到手里当然好,暂时不能的话问题也不大,反正他现在也不老,将来还有得是时间,至少先把水师建起来再说。
元兴拿着李圣的奏报反复斟酌了一天,最终还是决定至少做出想要营救的姿态,于是便给李圣下旨。
要他继续蜀王的事业,寻找可能造船的地区,顺便对襄城保持着警觉的姿态,不仅要继续派谍子过去,而且还要多派。
这个决定也是出于他的某种顾虑,不知道之前蜀王在京里还埋有多少人脉或后手,如果自己直接宣布放弃蜀王,怕是他的旧部会直接找自己算帐。
反正表现出要救的姿态又没什么成本,那该表现就表现吧。
旨意送出的第二天,襄城的谍子又送回了新的消息:齐王占锦州自立为王,还任命了新的知州与经略使,正式开始与李世民分庭抗礼。
这话其实有些夸张,从某种程度上也是谍子地位比较低的体现,他们不太能想象出李恪“缓称王”策略的用意。
觉得既然李恪已经任命了新的知州和经略,那么必然已经像北方的元兴一样称王了。
至于为什么城里没有举行登基大典一类的活动,多半还是因为李恪早就称了王,而最近一次击败了李世民。
让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在锦州安顿下来,因此也就不再装着是个普通的王爷了。
元兴并没有把谍子们的分析当回事,他只看重事实,但这个情况对他来说反而是个好消息,既然四弟已经自立,那么他就可以以皇上的身份和四弟谈些条件了。
元兴说干就干,叫来了自己的平科,两人关了门商量了很久,最终合计出了一封信,然后元兴签字用印。
接着叫来了自己的礼部尚书,让他亲自去襄城,以国与国之礼将这封信送过去。
新任礼部尚书硬着头皮接了下来。
然后他还没有回到礼部的办公地点,便决定从陆路走而不选择最方便的水路,不然怕是自己还没等进入汉江水面便被大唐封江的船只击沉去江里喂鱼了。
李恪是躺在王府里吃水果的时候收到消息,说是有元兴的使节到了襄城,想要以“国君之礼”拜见齐王。
送来消息的是元兴礼部的一个小官,做为打前站的人,他除了传递消息之外,还肩负着给使团探路的任务。
所以不得不深入敌境,一边听着齐王杀人如麻的传说一边浑身颤抖着到齐王府来拜会。
遇到这种情况李恪一般是懒得去想要怎么处理的,所以他直接叫了程风和韩将军过来。
有了新的知州,让韩将军再继续做襄城知府就有些不合适了,于是李恪将他从繁忙的日常工作中解放了出来。
将襄城的日常工作还给了原来的张知府,而韩将军用李恪的话说则是“另有任用”。
元兴礼部的小官进了王府书房,见着比自己还年轻了不知道多少的齐王吃惊不小,想着越年轻的人越容易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