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三一教教主 上(2/2)

为什么会生出学道之心呢,这也并非一时意气,因为林兆恩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儒家的学问比较零碎,佛、道的学问也各有偏颇,总之是都有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他发现三教的后人都学歪了,基本上都背离了孔子、老子和释迦的本意,所谓“道旨不明,正宗丢失,千古至道后继无人”,怎么能不令人着急啊。于是林兆恩便有了一种想要明经定旨,恢复古圣先贤学问的冲动,当然了,他也知道自己的水平有限,于是就边学习边思考,同时四处寻找高人,希望能够完成自己的宏愿。

林兆恩找上的第一个人是老朋友卓晚春,职业为道士,号上阳子。这是一位奇人,从小就有小仙的外号,不过有些不修边幅,脸不洗,头不梳,道法水平先不说,反正医术特别高,这在古代可是受人尊敬的一等一的技能。林兆恩如果想详细研究道家的东西,找这个业内的朋友是最合适的。

文献中关于这二人的交往记载不多,二人经常在一起谈玄论道,依着卓晚春这种不修边幅的脾气,林兆恩和他整天厮混在一起也不可能太讲究,于是被无聊的乡人们送了一个“卓狂林颠”的外号。传说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卓晚春把道家秘法“九转还丹”传给了林兆恩,并且成功地助其顿悟入道。

一晃数年,直到嘉靖四十年(1561年)卓晚春辞别林兆恩外出云游,从此不知所踪。有学者专门研究过卓晚春,不过因为史料较少,至今还是个神秘级的人物,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的道家思想对林兆恩的影响相当深。林兆恩的三传弟子董史曾经说过:林兆恩的“金丹之启自上阳”,他的《九序心法》前五序所讲的内丹理论很可能就是从卓晚春那里学到的,如果这些都是真的,那么大体上能够推断出来卓晚春应该是南宗清修一脉的传人。当然了,虽然还没有明确的证据,不过离事实也不远,因为卓晚春在三一教中地位是极高的,也是以神明的存在配祀林兆恩的。如果有道友去福建可以去三一教堂(祠)里看看,正殿一般都会供奉着三个人,中间是林兆恩,左边是卓晚春,右边是张三丰。

和卓晚春相处的十多年里如果说只学了些道术应该不太可能,从后期林光恩表现出来的医术看,不排除也是得了卓晚春的真传,当然了,这只能是猜测。林兆恩平时经常出手帮乡邻看看病,这不但是出于济世救人的情怀,还对他理解心目中一直想参悟的三教理论有所帮助。

在长期的理论加实践的参悟过程中,林兆恩逐渐建立起来一个整体的认识:儒家的执中,实际上就是道家的守中,也是佛家的空中,儒家的一贯,就是道家的得一,也是佛家的皈一,所以,三教还是有很多一致的地方的,自己的研究思路应该从返本还原转向三教归一上面来,就这样,他开始了三教合一的深入思考。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既然要归一,这个“一”是什么,要归到哪里?佛、道还是儒?嘉靖三十年(1551年)林兆恩35岁了,他有了最终结论:“道释归儒,儒归孔子”,也就是说他把这个“一”定位到了孔的身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并不奇怪,从小就生长在儒教思想统治的环境中,又参加了十几年科考,研究儒家经义也不是不过脑子的,潜意识里林兆恩也会想着把佛、道纳入儒家体系中来。

确定了研究方向以后,林兆恩便开始了以儒学为核心的合三教于儒学的探索,并且在东山樵舍开馆授徒,同样是走理论结合实践的路子。一般来说,学术界就是以这一年为准,认为是林兆恩开始了创教的生涯。

几年以后,林兆恩自称又遇到一位明师,具体是谁没说,但是得传了艮背、行庭的固心秘法,这使他的三教合一之路有了完善的理论基础。

说到艮背了,这里先解释一下。

后面会单独讲林兆恩的《九序心法》,其中对艮背也有解释。艮背一词来自易经,“艮其背不获其身……”。道友们都知道,易经的解释千百种,艮其背的解释也不少,一般来说,艮的本义是止,不相交通的意思。背可以说是后背,也可以说是相背。我们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后背,背过身去也就看不到后面的东西,什么意思呢?有句俗话是眼不见为净,看不见了也就对心境没影响了,这大约就是背在这里的意思。讲《九序心法》时再分析艮背,这里道友们先知道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

熟悉明朝历史的道友应该知道,福建沿海并不安宁,倭寇、瘟疫横行,饿殍遍地是很准确的描写。所以,林兆恩的日子并不是教书、行医、看书、做学问那么悠闲,眼看官场腐败,盘剥百姓,任由倭寇劫掠,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林兆恩毅然散尽家资,带领弟子们“毁家纾难”,用自己的力量救护乡亲。

林兆恩的义举不但门人弟子们响应,四邻八乡的民众也都参与进来,其中就有他长期用艮背法行医收获的尊敬有关系。有卓晚春的传授,又有了自己的艮背法的改进,传说林兆恩的医术非常高明,而且又有众多门人弟子的协助,从此林氏教团在福建的声望越来越高,同时他本人也渐渐地被当地人神化,越来越多的人家里把他摆在了神位,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黄宗羲说过:“兆恩以艮背法为人治病,行之多验,又别有奇术能济人于危急之时,故从之者愈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