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隋朝高道–苏玄朗 下(2/2)
如果把苏玄朗的内丹学理论视为隋唐时期的内丹学的代表的话,可以把这一时代的功法分为两个阶段,这和道友们都知道的道家传统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明显不同,下面简单讲几句。
苏玄朗的内丹理论第一阶段是炼精补脑,大概的功法是在夜里1点到上午11点之间开始运功,不要求必须五心朝天、姿势标准,而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躺着也行,站着也可,不过感觉最好还是坐着,躺着没准就睡着了。当然,要求必须安静,所以道士们都喜欢去山里住着,要是住城里,您那正行功呢,隔壁孩子哭了也受影响,没准还弄个走火入魔什么的。然后就闭目养神,控制好呼吸,慢慢的,慢慢的……使自己安静下来,保持意守下丹田,渐渐放松呼吸……。这样每天坚持修炼下来,功夫到后,就会感觉丹田逐渐产生精气,此时再慢慢地温养强化它,慢慢会达到一种意动精生的层次,这时修就算是初步小成了。然后就是以意驭气通三关了,这就和道友们在小说里看到的那种打通任督二脉差不多,引导精气先沿尾闾长强穴贯入督脉,再通夹脊(还有一种说法是大椎穴下三寸处,不过最终还是要沿督脉向上)过玉枕穴,直入泥丸宫,就是把精气引导着从尾椎一路沿脊柱向上进入大脑,这样就可以达到补益大脑的作用,使神旺智生。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了,苏玄朗的功法最终是要补脑,或者说是要养神,这和传统的精气要运行周天的修炼方法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当第一阶段或第一层功法修炼得神旺到一定程度而知生时,就是智生,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的胎息修炼了。首先还是要找个安静的地方,同样没有特殊的姿势要求,舒服就好,要不一修炼就几个小时,总坐着也太累,但是最好还是别躺着,太舒服了真怕睡着了。时间呢,子时开始,关于子时和道家修炼的内容前面简单提到过,也讲过十二消息卦,子时对应复卦,特点就是阴极阳生、一阳初生的时刻,这也是传统道家认为最适合修炼的时刻,符合天道嘛。同样是先静心排除杂念,调节好呼吸,经过上一阶段的修炼,这一步已经驾轻就熟了,所以很快就能使气息绵长,若有若无,这样就进入了一种类似胎息的状态,就是小说里那种由外呼吸转到内呼吸。当然了,人不呼吸或呼吸太弱肯定是会缺氧的,所以这种状态肯定是维持不了多久,有人几十秒,有人一两分钟,但是经过长期的修炼,维持的时间肯定是会越来越长。前面我们讲到过道家修炼的一个基本认识,就是要反着来,顺行为人,逆行为仙,该呼气时我吸,该吸气时我呼,谁都是必须呼吸才能活着,我非要练成不呼吸也能活着,大概意思就是这样。苏玄朗无论如何改革创新,也没有跳出这个道家认识的圈子,所以他认为,当胎息,就是内呼吸练到大成时,就可以做到一天也不用外呼吸,这也是他想达到的目标。有人算了,正常人大约一天要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次左右,他的目标就是逐渐减少这个呼吸次数,直到大成。您想啊,都不用呼吸了,那还是凡人吗?
当然了,大成是极难达到的,修仙嘛,哪能那么容易,但是别灰心,大成前还有小成呢,据说小成以后,就可以达到“肤若凝脂,百病不侵,延年不死”的程度。貌似女性朋友可以尝试一下,比买化妆品、弄一脸重金属效果好多了,重要的是这种效果不只作用在脸上,是全身都有效果的。虽然功法大成不容易达成,也不妨碍遥想一下成功的美妙,据说可以“水火不浸,脱胎换骨,隐显变化,身外有身,与道合真”,实际上这还是保守了,大成就是成仙,仙人的好处你就使劲想吧,好处多了,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神仙做不到的。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苏玄朗并不是第一个系统整理内丹学说的,而是唐末五代时期的钟、吕金丹道最早提出来的,当然是因为考证依据不同,钟吕金丹道后面还会详细讲。不过本人比较倾向于苏玄朗,因为仅从《罗浮山志》中的苏玄朗传部分就可以得到一些证据,比如“龙虎宝鼎即身心也,身为炉鼎,心为神室,津为华池”,“中央戊己,是为黄婆,即心中意也。火之居木,水之处金,皆本心神”,这些都是明显契合《参同契》的内丹修炼之法。
《罗浮山志》里还提到,苏玄朗写了部《旨道篇》,里面也提到过内丹一词,这应该是道教界第一次提到了内丹这个词的着作。可惜的是,他的着述在元代基本上全都失传了,一个元朝,一个清朝,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带来的影响……,唉,不多说了,原因等下一篇再交代。
这里要明确一下,我说的是苏玄朗是道教界第一次提出内丹这个词的,这话没毛病。为什么要再啰嗦一句呢,因为在他之前,天台宗和尚慧思在《立誓愿文》中有一句“籍外丹修内丹,欲安终生先自安”,他借用了道教的思想阐述一种新的禅观,这应该是第一次提到内丹一词的了,但他不是道教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