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回京(2/2)

王士腾原本年纪轻轻便考中举人,但后来太过自满,荒废了学业。

几年的风花雪月,致使那年殿试只能屈居三甲,这也是王士腾这些年最忏悔之事。

见父亲这般告诫自己,王仁之端正身子,微微拱手,敬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儿读圣贤书,深谙此道,然终不能日日念之”。

“今日得父亲点醒,儿自觉清醒许多,往后定日日反省自身,不令骄傲之恶而侵于身,舒身之意而生于心”。

听到王仁之高论自贬的言语,王士腾顿感舒快,不由抚摸长须,夸赞了他一番。

这种觉悟,王士腾而立之年才有,今日见之,自是十分欣慰。

……

翌日,京城一处三进大院内——

柳枝青嫩,花草俏丽,一朵朵梅花散漫淡淡清香,小溪通幽、青砖碧瓦,一片春意盎然之景。

莺啼燕语的厢廊下,一位温文尔雅、相貌堂堂的少年捧笛伫立。

少年手持竹笛,轻轻吹着,笙箫管笛。

笛声清脆悦耳,荡漾留韵。树枝和屋檐上的鸟雀燕儿似是不惧,随着这笛声婉转鸣叫。

一刻后,王仁之交待了墨儿和画儿,独自去往了荣国府。

原来是王熙凤想见见王仁之,但自己杂事多,抽不开身,特意吩咐了平儿,让她领王仁之进府叙话。

于是,王仁之与平儿二人在路上说着闲话,很快便进了荣府。

宽敞前院的,一眼便门庭若市。

半刻后,垂花门前,一位头束白色抹额,小嘴微红的稚子与一位绿衫丫鬟并齐走着。

稚童约有五、六岁,独自负箧,神色宁静,步子轻快的走着。

王仁之自是认识,上前行了几步,喊道:“兰儿”。

听见有人喊兰儿二字,稚童与丫鬟纷纷回头,见来人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少年。

稚童微微抬头,见其熟悉的面貌,心中一喜,快步上前,稚声喊道:“叔叔”。

王仁之蹲身抱起稚童,眸子温和,笑道:“刚下学吧,你娘今日怎么没来接你”。

稚童神色一黯,轻咬小唇,道:“我娘昨日感了风寒,身体有些不好,在院里养着呢……以前她是来接我的”。

平儿知晓此事,便说道:“珠大奶奶前些日便有些不舒服,方才二奶奶还去看了,吃了药,病况好了些呐”。

王仁之点了点头,眸子微凝,道:“走,去看看嫂嫂,好久未见了”。

言罢,抱紧了稚童,走入垂花门,平儿和绿裙丫鬟提着书箧,在后面跟随。

走过几个回?,穿过两个古雅宁静的月洞门,便到了李纨院中。

映帘是一条曲径通幽的宽道,两旁几棵青翠欲滴的竹子,远望去,满园杏花。

此处与别处自是不同,仅是一眼,便知另有一番风趣。

王仁之自然不是初次进入了,不说轻车熟路,总之是走过几次。

只是大观圆还未建造,稻香村之美景暂时见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