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接管白家老号(2/2)

“王保保真的死了?”

“想必是真的”。

“纳哈出会不会归降?”

这个问题,子薰没办法问题,上位派吴祯镇守辽东颇见成效,将辽东都指挥使司作为平定辽东的基地,纳哈出的生存空间已大为缩小。

洪武九年正月,燕王朱棣大婚,徐达嫡长女妙云被册封为燕王正妃。

婚宴上,皇后头发花白,一脸慈祥,看起来比上位还显老。

这些年,她节衣缩食,不贪图富贵享乐,不注重个人保养,只希望社稷长治久安,百姓生活富足,她是当之无愧的一国之母。

子薰特意让妙清给自己梳了一个十分老气的发式,她不想抢皇后的风头,也抢不走,只是希望她能舒心些,她对阿棣悉心教导与爱护,子薰始终铭记在心,片刻不曾忘。

只要孩子幸福,何须在意出什么风头。

但是子薰那一头乌黑油亮的秀发仍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刺得皇后心里生疼。

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的鲜嫩面孔,离不开皇上十几年如一日的偏爱,只有在爱情滋养下,那双动人的眸子才可能始终明亮清澈,不惹尘埃,不显疲惫。

重八哥是把世间最好的一切都给了子薰啊。

甚至包括阿棣、阿橚这两个孩子的婚事。

五六天后,上位收到战报,纳哈出于去年十二月底带兵袭击盖州城,失利后撤退,途中遭到明军伏击,惨败而归。

纳哈出也学会了上位虚虚实实那一套,不过似乎没领悟到精髓。

不久,上位派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前往凤阳体验生活,开始实习阶段,为日后之国做准备。

六月,上位下旨,撤销各地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简称为“省”,掌管行政,并且由都指挥使司和按察司分别掌管各地军政和司法大权。

似乎从中嗅到了一点儿苗头,但是子薰又不太确定,上位对中书省似乎有了新的想法。

胡惟庸,身为丞相,长袖善舞,和很多人关系都处理得很好,特别是淮西将臣,简直可以说是打成了一片。

善于调和诸将的关系,是李善长最突出的本事之一,胡惟庸学得炉火纯青。

但是,这并非上位想看到的。

时也,易也。

上位心中对丞相的需求不是这样的。

太子已经二十岁,上位不需要一位权势欲望太重的丞相。

上位急需一位得力的助手,以其渊博的知识为上位指点迷津,答疑解惑,共商大事,就像以前刘先生做的那样。

他更需要一位参谋,因为日常政务可以交给太子决策,重大政务他可以亲自出面。

丞相只需要把各种可行性方案摆出来就行了,最终拍板的事轮不到他。

胡惟庸很努力,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越努力,越得不到圣上的欢心。

问题出在哪了?

他去请教李善长,李善长也说不上来。

从洪武五年十二月开始,上位就下旨给百官:”今后百司所奏之事,皆由皇太子知之“。

给太子充分的机会接触政务,练习处理政务。

洪武六年九月,上位又下旨:“今后常事启皇太子,重事乃许奏闻。”

太子逐渐长大,担负日常政务的处理,丞相的权力必然进一步压缩。

洪武九年闰九月,上位下旨取消中书省平章政事和参知政事,中书省只剩下胡惟庸和丁玉。

丁玉的职务是中书右丞,他已于本年正月被派到延安备边。

实际上,只剩下胡惟庸一人在中书省处理政务。

胡惟庸成了光杆司令。

一个团队的负责人,没有了手下,还能称之为团队的头儿?

只要中书省出了错,错全在胡惟庸。

胡惟庸如同被架到火上烤,难受得很,又不知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