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烈炎战神(2/2)
那些酒中,大部分放了迷药。
连占六座城池,杀了三位统帅,势如破竹的胶东国统领,已经在杀伐和血腥,在敌人的节节败退中,忘了防范,应该说,他绝对想不到,已经闻风丧胆的夏国将士,还有反抗之力和反抗之心。
火箭入城,引燃了秘密放置的茅草和干柴,火热迅速蔓延,那些没中迷药被叫醒的士兵,完全不知道身在何地,突然遇袭,更是让他们惊慌失措。八万大军,入城的三万大部分死于火中,统帅纠集了不到一千的残兵,仓惶溃逃,却被早就张网以待的两千兵士箭雨侍候,射成了刺猬。
城外驻扎五万大军,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当无数的火箭引燃帐篷的时候,那些睡得迷迷糊糊的兵将们根本不知道包围他们的有多少人,战鼓声擂成一片,呐喊声响起一片,似乎各个地方都有敌袭,一声声惨叫入耳,让他们心胆俱裂。
到处都是火,到处都是血,已经吓破胆的兵士们乱成一团,死于践踏之中的兵士不计其数。
有脑子清明的将领赶紧出声喝止,却控制不了局面,加上包围着的东夏国兵将的猛攻,他们不得不落荒而逃。
他们知道,这一战是败了,但是,只要逃到安化城,他们就能活命,那是他们三个多月前占领的城池,那里有他们两万大军驻守,他们可以在那里等待统帅会合,休养生息,卷土重来。
他们拼命逃跑,在紧紧相随的东夏兵将的追击中连喘息的时间也没有,只留下一具具的尸体。两天后,他们逃到安化城,胶东将士疲惫不堪,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他们如遭雷击。
城墙上,插满东夏国的战旗,帅旗上,一个燕字触目惊心。
东夏大军军容齐整,显然,在他们遇袭之时,安化城也被东夏兵将夺回。
**之间,他们遇袭,十不存一。
**之间,已经到手的安化城又已失去,而且,切断了他们的后路。
司城玄曦带着他的十二亲卫如同天将一般出现在追兵之中,胶东统帅的头颅狰狞地挂在马前。毫无斗志的这五千余残兵,除了投降,再无出路。
这是一个局,一个早就设好的局,从来到安化城,司城玄曦就开始布局。第一战,让半数兵将在副将的带领下,假作溃逃,实际上悄悄掩藏潜伏在安化城外的茂林之中。
烈炎城一场大火,司城玄曦其时手下只有两万多兵将,借助火与烟,借助熟悉的地形,歼敌七万多。
而早伏在安化的两万多兵将,趁夜攻城。留守安化的只有两万兵将,他们夜军突袭,攻敌不防,连日潜伏,渴望一战的夏国热血男儿一个个如同出山的猛虎。
在这样的士气面前,在这样的战斗力面前,那两万多兵将大部分刚从梦中惊醒,迷迷登登中就丢了性命。
司城玄曦烈炎城一战扬名,时称,烈炎战神。诱敌深入,避实就虚,精准的算计,毫无悬念,以少胜多的大捷,让这位在军营中度过十七岁生日的皇子,成为将士中神一样的存在。
与士兵同吃同住,同行同止,更是让他赢得了将士们的心。
接下来的一年里,司城玄曦带着他的十二亲卫,和手中的五万大军,开始收复失地。
战争很艰苦,战争很残酷,血肉横飞是常事,刀山箭雨更等闲,最惨烈的一战是与胶东国的最后一战。
收复失地后,朝中一帮大臣主张见好就收,和胶东签订和约,让胶东保证永来范,然后就此收兵;另一帮大臣主张要让胶东递上降书,俯首称臣,年年上贡。
朝中意见不统一。
战争不止是前线的战事,还有后方的补给,已经国库空虚的恭帝更倾向于和胶东和谈,因为逼胶东投降不太现实。他派遣了使者,并令司城玄曦收兵。
司城玄曦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名,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其时,后方的补给已经越来越少,不能支撑他手下五万大军的消耗。大军若继续前行,势必尾大不掉,反成拖累。到时,不用胶东军来攻打,他们先被拖死。
他当机立断,命所有将士把积存的干粮交上来,挑选五千精兵,带上一个月干粮,直扑胶东国腹地。剩下的兵马由副将带领,退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