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土豆的影响(2/2)

个头大、圆润果形好,炒、煮、炖口感非常好,出淀粉也多,做出来,粉条也比地瓜做的颜色白、口感好,关键还不碎,所以既有来看稀罕的,更多的人来买土豆做种苗的。

孙宗远知道这些土豆种再种植一次,品种就会退化一次,给大家通过发放明白纸说明了,但是来购买土豆种的说了:

“孙乡长,我们知道品种会退化,再种一次不如你们现在品质和产量,但是比农技站里卖的土豆种还是要好不少啊,不会是农场不想卖给我们吧?”

孙宗远想想人家说的有道理啊,现在平均亩产7000多斤,按一斤2毛钱,就1400多元钱了。

他们买回去哪怕亩产5000斤,也比不到3000斤亩产的一般土豆种要好的多。

买就买吧,话都说明了,反正责任不在我,何况我是卖的土豆,不是土豆种。

现在农村里哪有闲人啊?不是都在忙活收麦子、点玉米去了吗?

没办法,孙宗远从市区里找了100个下岗工人,每人一天起出一亩地的土豆给5块钱,爷爷领着六个老头子天天做监工,老娘也在这里带着家族所有女眷帮忙卖土豆。

老爸、孙宗远、宗达和二叔孙世林,也都跑到地里去刨土豆。

前些日子爷爷给一些县长开的土豆订单,孙宗远安排优先供应,暗地里价格还便宜一成、份量上又多给一成,来购买土豆的干部回去给县长们汇报之后:

“这个孙宗远很会做人啊!”

5000多亩土豆啊,种出来都能堆成山。

除了乾河地区买的之外,孙宗远也留下部分做种,想与农学院提供的土豆种再比试一下秋种的产量和品质,剩下的老娘给放到批发市场,结果没用一周3000万斤土豆畅销一空,价格还出奇的好,除了第一天试水每斤0.15元之外,第二天就涨到0.18元,第三天就到了2毛钱,为了培育市场老娘也就固定住这个价位了。

这个价格比市场上要高一些,年龄大点的读者可能记得,1987年北京上海的土豆价格也就在0.19元一斤,对,是零售价啊。

现在的土豆在批发转悠一圈,到消费者手里估计得0.25元一斤,因为有物流和批发等中间商利润啊。

为什么价格这么高,还销售的这么好呢?

据邵世芳经过市场调研得出的结论是:

个头大、均匀、品相好、营养丰富、口感比一般土豆好吃多了。

价格高一点,但是质量好啊!

价格低无好货啊,不是吗?

这次土豆种植和销售,有心人给总结出了三个经验:

单纯种植粮食不如去种品质好土豆挣钱。种粮食一季产七八百斤,也就二百来块钱,种土豆可以收1000多,钱多致富才是硬道理啊!

所以有些心机的群众就试种蔬菜、大葱、洋葱、黄瓜等,以前规模小只限于本地销售价格也上不去,现在有福山批发市场啊,量大可以批发出去啊,还怕你产量不够多呢。

老娘也受此启发,又扩建了一个占地120亩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没想到摊位费是全额缴纳都抢不过来:

蔬菜区、干菜区、主粮区、杂粮区、食用油区、酱料区等等。

农产品批发还是大宗商品,每天货运汽车天天装的满满的进进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