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海神堡垒与海上旋转城市(2/2)
而要开发海洋,一个是首先要帮助海曼统一海底鱼人诸部族,消除来自海底的威胁,另一个就是从红色铜钟资料中找到的,开发深海潜航器载具平台(这里简称深海堡垒)和建立海上城市,这样未来统一后的鱼人部族可以有合适的居住场所和与陆地文明交互的媒介。
于是海神堡垒计划和海上旋转城市计划相继制定出台。具体参数如下:
海神堡垒形状像一只水蜈蚣,长560米,宽110米(或者理解为一艘水下航母)两头是四个大型的升降螺旋桨动力装置,螺旋桨外面加了一圈水平金属保护环,防止触碰到礁石等造成发动机和螺旋桨叶片的损伤,每一头是上下两个垂直距离在80米的双升降螺旋桨动力装置,两个动力装置通过垂直的五根钢柱相连接,单个动力装置直径在85米,其中螺旋桨直径在65米。通过中央强化龙骨操控可实现偏转,这样可以实现上下,前后,旋转方向行驶。
两头中间是通过一根粗壮的强化龙骨连接,龙骨的外面是环形柱状通道,通道上有自走式输送带,可以运送人员和物资到各个接泊口,同时通道外面依次相同距离,在两侧平行对称设置接泊口,共有92个接泊口。其中两个独立的接泊口稍大一些,在通道的上面靠近中间的位置,是设备控制舱和指挥舱。其他平行对称的接泊口上停泊一艘物资潜航器或者作战人员潜航器,每个潜航器长35米,宽6.5米,间距2米,拥有独立的动力单元、发射单元、外壳能量护罩,可以发射小型鱼雷和能量球闪光弹。
剩下的两个接泊口接泊的潜航器舱室,是可以和海面船只连通的出入口和逃生出口,可以通过升降通道电梯连接海面船只,比如大型船坞或者海上石油作业平台,海上综合补给船等。当然海神号也可以升到水面进行补给。
每艘作战潜航器上半部分可搭载重装作战人员150名或者轻装作战人员210名以及相应物资,每名作战人员装备海曼开发的综合铠甲防护罩,可下潜至250米水深,如果换上石墨烯----钽原子合成材料的话,下潜深度不受限制,下半部分是动力装置和控制装置以及武器发射口,两侧拥有鱼雷发射口45个,装备小型智能鱼雷炸弹90枚,能量闪光弹200枚。水下航速28节。
这样一艘海神堡垒就可以搭载至少70个到80个作战潜航器,共到名作战人员,至少6300枚小型鱼雷和枚能量球闪光弹。以及10到18个到物资潜航器和设备舱以及指挥舱。同时每个潜航器都有独立的自循环供氧系统。暂时极限下潜深度在900米左右,后期碳----钽高分子合成材料量产则潜深不受限制。水下整体航速15节。
暂时设计是常规动力,可水下航行15天,未来168号元素量产,能量问题不受限制,在食物足够的情况下,可持续航行3个月到半年。
计划在天启15年1月10号开始铺设强化合金中央龙骨和合金螺旋桨动力装置。等2月初碳----钽高分子合成材料大规模量产,则单个潜航器舱室外壳和龙骨外包柱状通道开始建造。到天启15年6月自循环供氧系统、控制装置、配套武器到位后,潜航器开始组合建造。而整个制造完工预计需要1年零9个月左右。
为啥这个制造时间比单独的大型潜艇和航母要短呢,原因就在于潜航器舱室可以批量单独制造。只要资金,材料,人员足够。1年零9个月完工,完全有把握。而大型航母内部复杂,舱室连接结构组合缓慢。所以海神堡垒拥有超越蓝星已知潜艇技术的优点和快速制造特点,并且单个作战潜航器还拥有速度快和灵活特点,并且避免潜艇一处损坏,整个潜艇失去战斗力的窘境。
而海上旋转城市就相对简单一些,只需建造一个大型的建筑,可以是各种形状,这个建筑的大部分位于水下,然后在这个建筑中心圆环外围,四周对称的安装四个或者六个,大型“手臂”,“旋转城”不只是漂浮的摩天大楼,更像是“海中组合体”。是一个浮动平台,最多下降至海面下300米处。这个浮动平台有四个“手臂”,为整座城市提供浮力,为大型船只提供停靠的港湾,当然手臂也可以是单独的建筑物或者其他功能设施、单元组合体。如果材料强度允许并且浮力足够,四个手臂或者六个手臂另一头还可以再接泊其他水上建筑,最终形成水上建筑群,组合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最简单的单一“旋转城”由常规能源、太阳能、风能和波能等能源驱动,后期可以用168号元素提供能量,能够容纳多个研究站和多个楼层、工厂、学校、酒店、商店、餐厅、公园和娱乐场等必备设施,整个海上旋转城市直径在1150米,单个“手臂”长450米,中心圆环直径250米,纯建筑空间直径在165米左右。
单个海上旋转城市可以容纳3万名到5万名居民生活。
建造过程是首先组合建造中心圆环,然后组合四个“手臂”或者六个“手臂”,然后在圆环中央经过固定,开始建造建筑体,建筑体下面采用组合浮力模块托举建筑每建造一层,调整浮力,使之下沉一层,接着建造下一层,最后直到所需楼层建好,再彻底将建筑固定于圆环和“手臂组合体上。
计划建造周期在2年到3年左右。同样这个建造法优点还是可以多模块同时建造。并且后期设施可以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