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家事和青奥(2/2)

宋如岚给宋如刚的建议是除了训练,要把这次全运会的每一场比赛当做国奥队教练都在看台上一样来重视,不排除这种可能,当然自己的实力也很重要,在比赛场上要抓住每一次机会表现。然后宋如岚又给小弟宋如刚塞了一千元钱,要小弟有机会多和教练沟通,除了从教练那里掌握第一手信息之外,还要找机会让教练推荐自己。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万事不能打无准备的仗。

宋如刚对宋如岚说虽然现在自己是省青年队的主力,但想更进一步的话这次的选拔是很好的一次机会,如果错过这次机会,因为年龄的关系可能就没法再进青奥队了。年龄十八岁以后,只有参加国家队的选拔,机会比现在会更小。

宋如岚送走小弟回学校,仔细想想认识的人有哪些可以接触到足球运动这个行业,翻遍了亲戚都和足球八竿子打不着,不免有些心灰意冷。想想小弟热爱足球,凭一己之力奋斗到省队主力,想更进一步朝中无人不说,打听消息都很难,普通人要进阶真的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宋如岚左思右想,脑海里突然蹦出高中时的英语余老师,想到小弟进西林体校还是余老师牵的线,而且余老师是资深球迷,说不定会接触到青奥队选拔的消息。宋如岚想办法把电话打到了西林三中,想找英语教研组的余老师,被告知已经调走了,不在西林三中担任英语老师了。

宋如岚傻了眼,又把电话打到校长办公室,结果接电话的不是罗校长,而是以前的副校长现在已经接替罗校长的位置主持西林三中工作了。宋如岚自报家门后,这位校长很是热情,他清楚地记得宋如岚,当年策划的那些让三中出名的活动,校办厂出版的辅导教材,包括三中办的外语班和奥数班,背后都有宋如岚这位学生的身影。

彭校长听说宋如岚想联系罗校长,马上把罗校长已调往市教委担任教委负责人的信息告诉了宋如岚,还好心地把办公联系告知宋如岚。对于宋如岚问到的余老师的消息,彭校长只是在余老师办理工作调动时得知他调往西林晚报,担当体育版的记者,联系方式他没有。

宋如岚挂了电话,想想知道余老师居然去了报社当一名体育版记者,让她回忆起余老师熬夜看球后带着黑眼圈给同学们上课的日子。宋如岚佩服余老师,一位中学英语老师,术业有专攻的人,因为热爱足球,把看足球和评论足球当做了自己的事业。宋如岚自问自己无法做到,但世上有能有多少人能做到?真心佩服余老师。

宋如岚想余老师作为记者肯定消息面很广,而且经常和足球行内人士交往,所以迫切地想要联系上余老师。宋如岚在找余老师联系方式的时候,还打电话给好友马艳丽,拜托她收集一些体育版有余老师文章的西林晚报,给自己寄到省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