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童贯要招安方腊(2/2)
王桐直入主题:“我这里有一封童贯童相公的亲笔信,方公看完之后咱们再详谈。”
“可!”
须臾,方腊看完了书信,嘴里道:“童贯想招降我?”
王桐皱起眉头,“方公不愿招安?”
方腊笑道:“王使君此言差矣,我在睦州起事,当时就告诉乡邻,只要时机合适,我愿招安!”
王桐大为意外,“方公可有条件?”
“那是自然,其一,我愿为朝廷永镇大江以南,自此以后,江水以南所有乱事皆由我来平定;其二,我听说皇帝有女茂德帝姬,身为貌美,可做联姻之选!”
王桐皱起眉头,眼下方腊年过三旬,竟然要娶茂德帝姬,而且还想划江而治,真是好大的胃口!
“这两个要求都不是我能做主的,还请方公安心等待,我出城禀报童相公之后再作打算!”
“可!”
等到王桐去而复还,见到童贯之后,将两个要求和盘托出。
童贯闻听之后并未发怒,而是看向刘麟,嘴里道:“太平军尚能战否?”
刘麟重重颌首,“一叶知秋,虽然未能看到太平军所有人马,但沿途间所见所闻,让小人大为震惊,他们令行禁止,战意高昂,毫无疲态,是西军之劲敌!”
刘麟可是西军出身,能让他做出上述评价,可以想象,太平军一定有其过人之处。
“刘节帅,伱怎么看?”
刘延庆怒目圆睁,“方腊狗贼这是在痴心妄想,就凭他也想永镇江南!我皇宋总计二十四路,其中江南便有八路,方贼何德何能也想窃取八路!”
折可存也怒吼高涨,“相公,万万不可答应,茂德帝姬乃圣君之爱女,岂可委身事贼?”
童贯叹了口气,“那就否了方腊吧,这样的条件确实太过苛刻了。”
江南之地向来是大宋最为富庶繁华之地,它们每年都为朝廷贡献数量惊人的税赋。
割让江南,这样的条件就算童贯也不敢贸然答应。
既然招安不成,那就只能强攻了。
可在援军抵达之际,西军根本奈何不得扬州。
无奈之下,童贯终于想到了泾原军刘镇之计:出兵海州,剿灭海州的太平军偏师!
“刘镇,你领一万泾原军即刻北上,务必厘清匪患,还京东路一个太平!”
“诺!”
“王桐,你到城里告诉方腊,他的要求太过苛刻,如果真的有心招安,不如再换两个条件!”
“得令!”
“刘延庆,围三阙一,时刻关注贼军动向,如果方贼有出兵的意图,务必第一时间报我!”
“得令!”
……
一条条命令下达之后,童贯依旧忧心忡忡,如今攻守之势易转。
刘镇北上之后,刘延庆麾下只剩下五万战兵。
五万人马,听上去并不少!
可是,再想一想如今太平军占据的地盘。
如果太平军来了援军,与城内守军一道出战厮杀,刘延庆能否守住营寨?
对此,童贯都有些不确定了!
“刘麟,你持我手令赶往周边州府,即刻征召临近青壮,紧急备战!”
“诺!”
……
扬州城内,王桐再度见到了方腊,“方公,能否换两个条件?划江而治,联姻茂德帝姬这两个要求就算童相公也做不了主!”
方腊并未恼怒,“那也简单,起事之处,我也说过,如果睦州府给不了说法,我就去杭州!如果杭州给不了说法,那就去汴京!既然童相公做不了主,他日我自会饮马汴河,面见皇帝,亲口讨封!”
王桐大怒,“方腊,你好大的胆子,真以为朝廷治不了你吗?”
此话一出,厅内众将人人抽刀在手,大有将王桐乱刀分尸的态势。
方腊挥手止住了跃跃欲试的众人,嘴里道:“王使君何必发怒?从睦州起事到现在,仅仅过去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你看,如今我麾下占据了多少地盘?睦州、扬州、歙州、湖州等地尽入我手,太平军敢战之士足有十万之众!几个月之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说不定你我还有下一次面谈之时!”
王桐冷冷一亨,拂袖离去,“方腊,好自为之吧!”
方腊不屑一顾,眼下,太平军势如破竹。
吕将、司行方、郑魔君、方七佛在各个方向都有进展,太平军的地盘在急速扩大。
现在,童贯不敢痛下决心,方腊自然有能力让他回心转意!
汴京,皇帝看了通过的求援文书之后,召集王黼、蔡京,嘴里道:“童贯久战未果,倒是找出几大理由,诸位且看!”
王黼接过文书,眉头紧皱。
只见童贯历数了西军的三大隐患:其一,千里行军,军卒疲惫,而且北人不习南人水土,未及交战军卒便有折损;其二,贼人有筒装火箭等大杀器,而堂堂官军就连瓷器铁蒺藜都不足量,无法与贼人对战;其三,西军没有水师配合,在水网密布的江南,寸步难行!
“圣人,童相公所言属实,北军南调,确实有未战先损之前例,而贼人火器威力之大,骇人听闻!”
皇帝心情极差,“那你倒是说说,朝廷该如何应对?”
“其一,增调殿前军郭仲荀,统领二万禁军;鄜延军刘光世,领兵六千八百余人,梁昶担任监军、泾原军姚平仲,领兵六千九百余人,关弼担任监军;河东军张思正,领兵六千六百余人,史珪担任监军,高庆领汶上水军五千,由水路南下增援;其二军器局已然配制出大量火器,其中有一物名曰火器抬枪,威力巨大,亘古未见,可令其南下增援,助童相公一臂之力!其三,着转运使陈亨伯征调各地钱粮,确保前线供应!以上三策,必可让童相公战而胜之!”
道君皇帝听罢之后表情舒缓,脸上的乌云顷刻间散去,“王相公果然老成谋国,可为朝廷栋梁,蔡卿家,可有高见?”
王黼都已经把该说的说了个明白,老辣的蔡京这时候哪里还肯多言?
要知道,官场上自古以来便是言多必失。
说得越多,错的可能越多!
当时,力推童贯南下之人正是蔡京!
如今童贯战事不利,蔡京哪里还敢再担干系?
不过,市井之中已经有对童贯的风言风语。
蔡京还是决定提点一句:“王相公所策切中要害,必可改善江南战局,只是,如今朝廷风传圣君欲对童贯不利,此乃离间君臣之举,还请圣人以正视听!”
蔡京所说的话,道君皇帝自然有所耳闻,其中,未尝没有其推波助澜的意思。
只不过,蔡京说的没错,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拿掉刘延庆已经足够了,不可牵连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