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节 大婚就藩(2/2)
秦纲说:“那你留下一个儿子为质……”
狄阿鸟无礼地打断说:“不行,如果我狠心撇下自己只有两岁的嫡子,您觉得我会珍惜他的性命吗?!您觉得我会孝敬君父吗?!”
秦纲在心里骂了一句,却不得不虚伪地说:“朕也是怕他吃不了风尘,既然你执意到带,随你就是,不过话说回来,等他年满十五,你必须把他质押京城,入太学受教。”
狄阿鸟发誓说:“诺。”
他经过这一番漫天要价,就地还价,再次递了一个不情之请:“我出发时,想请于陛下一起杀白马盟誓约,记录于铁卷丹书之上,一则可以让天下人知道,陛下遣返我,是真心支持我的,陛下的臣民只能帮助我,不能掣肘我,二则让天下人都知道,陛下与我有君臣之约,我负陛下,则自绝矣。”
秦纲真不知道狄阿鸟怎么这么古怪。
让他带三千人走,他只带一千,兴许给他的底线不是三千,他可能连一千都不会带。
朝廷既然派他就藩,初期,粮食自然源源不断,如果一时不太顺利,他自然就会先在备州栖身,结果他却要了两个镇子,要自己耕种,简直是给朝廷借口让朝廷减少供给的。现在,竟还主动约誓,这个誓言,似乎对他没有一点好处,反倒是自己这个君主,可以随时找个小错,讨伐他。
至于天下臣民,只能帮助他,不能掣肘他,更是废话,自己把他丢出去,让他自己经营,就是因为自己既省军费,省了人马,更不用再理会他,当然不会掣肘他,难道还有谁,自己拔自家的篱笆么?!
秦纲同意了,一挥袖,要他告退。
狄阿鸟出宫时,长月经过一阵肃穆和不敢相信,已经欢腾了起来。两天后,反贼刘勋的首级也竟有骑兵给送到京城,面呈皇帝,冬至,南方君臣受牵进京,冬至后,皇帝封狄阿鸟为东夏王,相约誓言。
所以,这种欢庆一直延续到他和秦禾的大婚,并一直延续下去,直到狄阿鸟出发。
长月城疯狂了,特别是南方国君臣数百,被押送至京,一路上,靖康朝廷都能对俘虏以礼相待,然而眼看着要进长月了,李卫跑去插了一脚,为了媚上,建议说:“要给他们的皇帝、皇后套上枷锁,用绳子一口气拴到底,这样一来,军民就会明白,他们是臣服了,是臣服在我们皇帝的脚下。”
这一点,南方军系的随员们也都是本来就赞成的,不这样怎么炫耀帝国的武功呢?!
于是,献俘那天,数百鼓乐长筒竖到城楼上,或齐吹,或接二连三地吹,两路兵马列道,俘臣一律白衣,套枷带锁,绳长数丈,在将士们的押送下靡行跋涉,容颜悲戚,上到高贵之天子,下到皇宫内臣,均不知前途命运,面如死灰,低头胆战,其中不乏美若天仙的后宫娘娘梨花带雨,胡须飘飘的老臣垂泪低叹,两眼不屈的武官恨恨不平,而皇储还在妇人怀中吃奶,害怕地往人怀里钻。
羊杜一马当先,从司马门入,到午门献俘,再到祭天神坛告祭上苍,沿途白纸钱如雨纷飞,白旄节满天飞卷,朔朔铁甲,军车骏马并辔,敌国宗庙玉牒,传国玉玺放先,牛角浑壮压山河,征服了所有黎民百姓的心。
外国国君趴在地上,几乎瘫倒不起,而皇帝雍容华贵,只轻描淡写地一挥袖,更使其身影无限之高大。
当时,百姓以激荡之心保持肃静,只站着听唱仪之声,渺渺浩浩,然而过后,他们简直欢庆到恨不得把城墙铺脚下当舞台的地步,就连别乞这样的蕃人也好像一条狗找了个好主人,一个劲儿激动。
新婚蜜月的秦禾也不免骄傲。
以前,她还真没有找到做公主的感觉,可是出嫁,公爵主婚,友宾来仪,鲜花铺道,万众争睹,彻底唤醒了她。
等冬至这天献俘,她简直飘上了天。以前,她还害怕狄阿鸟蔑视她,欺负她的,可是到了这一天,她彻底找到自己的底气了,洞房时就赶快皱皱眼珠,壮胆警告:“博格阿巴特,你要是欺负我,我告诉我父皇。”洞房被蹂躏了一回,她哭哭作态,瘪了几天,可等冬至这一大典再到来,立刻又抬了头,故作蔑视地说:“别自以为是,委曲了我,将来……”她省略了,“哼”一声,如果嗒嗒儿虎在旁边,她就故意捏嗒嗒儿虎的脸蛋,威胁相十足。嗒嗒儿虎似乎不知道她是故作凶恶,威胁另外自己的阿爸,遇到了,只能茫然抬眼,按以前的称呼唤:“阿姨。”
别说,她借了势头,就是不借,也是色厉内荏。
狄阿鸟知道她内心深处很怕自己。
这是当然的。
自从武县起,她就怕了自己,别看她故意用天真地手法,千方百计惹毛自己,一有机会,就蔑视自己,找个讨伐的借口,其实,内心之中,却是怕着自己。
所以,她再嚣张十倍,在自己眼里也不过是恃娇撒气的小孩子,狄阿鸟也不会放在心上,而且,他有一种对不住秦禾的感觉,以前他时刻对秦禾保持蔑视,只是针对那种出身太高、撒娇任性、本人确是一张白纸的女孩子的一种偏见和不敢沾染。
可这两者都不是出于敌意,即便他自己有欺负之心,也只是像欺负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的欺负法,按照他的理解,秦禾是被牺牲了的,被她生命中两个重要的男人牺牲了的。她父亲,一心把她推出来了,而她丈夫却大加排斥,一直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模样,无疑会使秦禾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感到自己被抛弃了,没人要了。
这无疑会给她带来很大的伤害。
她虽然一直在自己家里出入,家里人人让着她,让她有种亲近,可是她却未必相信出了京城,众人还这么对待她,所以,要走了,要走了,她肯定是要拿出点底气,提前警告大家一番,特别是警告自己,她最觉得深不可测的,也许就是自己。
一直以来,无论她在自己面前示好也好,亲近也好,故作表现也好,故意蔑视也好,装可爱也好,好像自己,根本就没如她的意过。
狄阿鸟觉得她就像一只惊不得吓的兔子,洞房一夜,更吓破了她的贼胆,好好的房事,她当成是自己特意欺负她,好像别人第一次都不疼,就自己使坏,让她疼得乱叫一样。按说,两人已经成亲了,自己这个时候,可以给她一点温存,让她不要再这样拙劣地表演,达到威胁嗒嗒儿虎给自己看的地步,可是眼看要走了,狄阿鸟实在是忙于奔走。
牛六斤已经带人来京,自己也要去武县,从西陇旧部中挑选干员。
自己一千多人的义从,也不会完全从自己人里面挑选的,自己只精中求精,挑出五百人就不错了,另外还要从民间上招募读书人和工匠。同时,还要大量撇弃皇帝给自己的随从,或者还给朝廷,或者遣散。
皇帝给了整整千人,丝毫不吝啬读书人和工匠,无疑想靠他们控制自己。
自己?!倒也不怕,但是必须精简。
自己回草原,必须得到最大的精简,也只有这样,自己才不至于太过于依赖朝廷的粮草和物资,必需自力更生,也只有尽可能解决自己的补给,自己才断奶,才不至于给别人指挥,被别人卡上脖子,受别人的控制,更不能欠太多实际的恩惠,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干别人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些人,即便是皇帝派给自己的人又怎么样?!
到了草原,他们靠的人是自己,生杀予夺大权在自己手里,大漠里拉来拉去,几年,几十年,那也是能与自己同心同德的,自己当然不怕,自己只要能用足够的人抵冲,平衡,就完全不怕。
皇帝已经答应自己,要和自己约誓,自己可说是光明正大得很,这个东夏王,在百姓眼里和外藩不同,这是国藩,看起来没什么,却持有道义,那些读书人,那些读书人读完圣人的书,最担心的就是怕投靠自己,被天下人不齿,有了这点,他们就能光明正大地投靠自己,自己要建藩国,需要大量的物资,需要和中原无限量地交换,有了这点,所有的商行都敢光明正大地给自己做生意,互市,三分堂更是可以源源不断地给自己输送自己禁品,自己也可以反过来,给三分堂提供战马,皮革,奴隶……看起来,这是自己吃亏,实际上,这是天大的便宜,这种与外藩的誓约,只能约束自己年年朝贡,不能背叛,而所谓的背叛,就是履行朝廷有难,自己救助,朝廷有敌人,让自己去讨伐自己拒绝,或者干脆起兵内扰,而这些,自己都不回去干的,而且自己可以肯定,朝廷肯定会先践踏她的誓约。
秦纲在位,他践踏没有关系,轻来小去,或者一次半次,自己可以忍受,但他若不在了,换作他儿子,再践踏,天下人就会说他破坏他老子的祖制,那时,众人同情的就是自己,认为有错的是国君,这种誓约,立刻就反而把他束缚了,所以,自己就不说了,就是自己死后,自己儿子只要不是那种昏聩之人,照样可以勉励维持契约。
有了这个契约,自己就能从中原大地吸纳养分,专心向北作战,一心向北作战,若是能打到钻冰豹子的老家,自己的国土,不下于朝廷。
他觉得自己的用意,不会有人明白。
这同样不牵扯到智慧,而是牵扯到眼界。
朝廷上,无论秦纲还是他的大臣,他们都是中原人,以他们的眼界,他们不会看穿自己的用意,他们只担心自己将来会不会起兵攻打朝廷,会不会不再听朝廷的调遣,而没有人去对贫瘠的,流动不定的部落怀有野心。
自己的父亲曾经提到过会盟一说,似乎朝廷也在试图推广,可是没用,的确没用,他们不是用野心去吞没,而是想用这种策略,勉励维持着边疆的部族,让他们听朝廷的,他们却从来没有想过,彻底解决草原的问题。
草原的问题,表面上是天之骄子的好战,有仇必报的混乱,而人民以掠夺为业。
而实际上,是贫瘠,是自然灾害。
人口多了,需要战争减员,受灾了,得活下去,要想彻底解决草原问题,帝国必须敢于牺牲,以官爵收买,以会盟约束,以粮食赈济,以军威震慑,这四者,前两者,没有什么稀奇和为难的,唯有这第三则,第四则,哪里有中原皇帝肯呢?!何况四则并用呢?!历史上,谁也没有并用过,他们都解决不了。
唯独自己,有了中原帝国的物力支持,可以一试。
只有先统一草原,再以富庶补贫瘠,遇到灾荒,赈济草原人,才彻底解决北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