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诗言志(1/2)
“布帕”并不是布,而是一种韧性极强、极罕见的纸张,上面的字迹因长年磨损只勉强可辨,尽管如此,笔墨间的酣畅潇洒非但丝毫未减,更因光阴磨砺而增加了几分厚重。只见上面写道:
天地任散漫,恍惚上千年。大道逐尘秽,纷纭坠青烟。欲拾无心力,将揽难回还。世事随流水,盛衰皆自然。何必逆潮涌?濯足沧浪间。朝饮扶桑露,夕游金母园。餐风宿朗月,啸傲白云端。蹉跎终有日,沧海忽变迁。蒙昧侵九界,阴翳生清渊。混沌催劫数,苍生赴黄泉。九死复一生,欲哭泪已干。嗟予乘风门,零落万重山。长存复兴志,仗剑挽狂澜。
只不过是一首寻常的五言诗,没有落款,也无年月。
诗意浅显,大致是说诗作者活了上千年,眼看着大道沉沦而无可奈何,只好放任山水,四处悠游,忽然发觉黑暗在“九界”之中渐渐滋生,预感劫数将至,为苍生带来灾祸,为了力挽狂澜,他决心复兴乘风门。
这跟俺有啥关系?云啸看得一头雾水。
旁边两位姑娘也眉头紧皱。
皇甫琴韵从陷入沉思的云啸手中,抽过那张纸,又大声读了一遍,道:“要说跟你没关系吧?诗中有‘云’‘啸’二字,还有‘乘风门’,实在太过巧合,因此不像巧合。”
鱼文秋道:“这算是一首言志诗,不藏头也不藏尾,蒙昧,阴翳,劫数……像是谶语,老禅师,那位仙侠可说了其他甚么?”
普济道:“他只交代老僧把信送到,并无多言。”
信中所写,无非是虚头巴脑的危言耸听,加上浅显易懂的字谜,众人听了,都备感失望,想不明白这仙侠费这番周折是为了甚么。
普济接续道:“依老僧看,这并非言志诗,而是勉励诗,其意是勉励云小施主复兴乘风门,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劫数。”
众人皆以为然。
云啸心想,俺无意间获得《夔龙乘风诀》,便开玩笑说自己是乘风门的,没想到这玩笑开着开着竟越来越真了,连八十年前的仙侠也把复兴乘风门的担子甩给了俺,弄清身世、找到洛姊姊、为百花门报仇这些事还没有着落,却又来一个更加摸不着边际的大事,俺这一生,注定要为这些事奔波?这可是一眼能望到头的人生啊!有奔头,却少了许多趣味!俺能不能不干?
皇甫剑声道:“老禅师,那仙侠所说的劫数,是否指眼前仙、魔、妖争夺青铜剑之事?加上人道,这才四界而已啊,诗中却说有九界,是指哪九界?”
普济道:“不瞒施主,老僧亦不知晓。佛家讲六道三界,六道指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居于三界,因业报在六道之中轮回,唯有佛、菩萨、罗汉能跳出三界,不入轮回。老僧以为,仙、魔、妖、人四道是否可称为九界中的四界犹未可知,说不定这四道只存于一界。”
陈得剑道:“据说诗人作诗,常喜欢用虚数,只怕这就九界也只是仙侠随口说说而已,咱们何必费神较真?应付劫数,自有六大派,即便他复兴了乘风门,没个百十年经营也成不了气候,能济甚么事?”
本善道:“阿弥陀佛,偷盗经书一事,无论出自何人,少林寺暂不追究。”心想,我要是再不开口,话题指不定会跑到哪里去。
陈得剑道:“暂不追究?窃贼就在眼前,杀人盗经这么大的事,若不追究,传扬出去,恐怕有损少林威名!”
本善道:“既有北辰剑派和本业师兄作保,贫僧相信此事另有隐情,我少林寺自然不会放过真凶,只不过以大局为重,暂将此事搁置。”
陈得剑还要接着劝,见本善目光中有不怿之色,便干咳一声道:“少林寺先公后私,佩服!佩服!”
本善道:“岂敢,善哉。诸位,如何消弭这场青铜剑争夺风波,将一场灾厄化于无形,还请示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