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重提顾远治水道,夜半城外会子征(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宰辅大人是细作最新章节!
直到黄昏,晏楚荣才回来。
“是不是韩子征来了?”
他端起茶盏还没开口,惊讶地看了看我,随后点了点头。
“有时候我还蛮好奇的,你们之间是如何做到信息互换的?”
晏楚荣不以为然,喝了口茶:“通信呗。”
我更加疑惑:“信笺若被人半路截去,岂不是暴露了?”
“不会。”晏楚荣笑道:“就算截了,也不会知道内容是什么。”
“好吧。”
我知道,他们之间有特殊的联系方式。一时间,居然有些嫉妒。
“那他现在在哪?”
“城外五十里。”
我微微皱眉:“为了等人?”
晏楚荣点了点头。
我忽然明白了,倒了盏茶水自饮道:“算算时间,戎狄这几天应该会到。”
“对。”
“他一个人可以么?”我有些担忧。
倒不是怀疑韩子征的武功底子,但回想起他和元哲的那次拼杀,总是心有余悸。
晏楚荣似乎没有什么担忧,只是淡淡说了句:“应该可以吧。”
翌日
我与薛沛林,在李景浩的带领下,看了看连山郡和镜湖郡的情况。晏楚荣则寻了个由头,去城外找韩子征。
同时两个郡的郡守——胡宇杰、袁修也跟着我们一起,详细说了说各个郡大概的格局和治水建议。
连山郡的情况稍稍好些,因为靠近郢山,可以从山涧取水。
相比较下,镜湖郡有些棘手。
“没错,就是这里。”袁修领着我们到了镜水湖。
靠近镜水湖不到两丈距离,便问道一股难闻的馊水味儿。
见众人纷纷捂鼻,袁修苦笑道:“这湖连接郢江,原先还有些鱼虾,后来郢江水越来越浑,鱼虾就死了,水草倒是长得茂盛。之后就开始一点点散发出腐烂的臭味,村民们也就不敢靠近了。”
这种情况,倒像是裴启桓治水论中提到的,“江水倒灌,灾害之相”。
薛沛林一手捂着鼻子,一手捡起长树枝,走近镜水湖挑了挑,说道:“里面尽是些黑烂的水草,水都是黑绿的。”
我皱眉道:“怕是有毒。”
“有毒?”袁修惊叫一声,李景浩快步上前,将薛沛林手中的长树枝接过来扔到一边。
之前清淤之事,已经让我颜面扫地,再不展现点什么,怕是镇不住这几个懂行的。
我仔细回想着裴启桓那本厚厚的治水论。
原先看不懂,是因为我从未见到过实际情况。
自来了荼州,看到郢江和现在这镜水湖,我居然开始懂了裴启桓治水论上的言辞。
“自古湖河江海,万物皆有定律。一旦出现反常,必遭反噬。”我指着眼前的镜水湖道:“江水倒灌入湖,要么决堤闹水患,要么养分过剩,水草疯长,最终腐烂到这湖中,毒物自然就出现了。”
李景浩张着嘴,呆呆得看着我。
袁修一脸诧异,缓过神来笑道:“想不到裴大人年纪轻轻,居然有如此见识。”
薛沛林投来赞许的目光,突然被他们这样夸赞,我有些不好意思。
“泽州也有这种情况?”
胡宇杰一开口,噎得我不知如何回答。
我没去过泽州!
但裴启桓所绘制的治水详策,好像并未有湖水倒灌的地方。
犹豫一番,我缓缓开口:“泽州倒是没有。”
李景浩拍了拍手,冲我竖起大拇指:“想必裴大人定是博览群书,见多识广。大人说的这种情况,正是这镜水湖当下窘况,想必您心中也有对策了?”
一时间,大家对我又有了新的期待。
我感到脸颊发烫,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个,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袁修点了点头:“裴大人说的对,书本上的举措再详细,也要因地制宜才是。”
“裴大人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薛沛林站在镜水湖边,陷入沉思:“顾远顾大人任职郡守之时,这镜湖郡的确闹过水患。”
“不错,”袁修接过话茬:“那个时候我也才八九岁,最凶的那次,庄地淹没不说,就连过往道路上的水,都没过膝盖。只不过后来...”
话到此处,袁修不再说了。
李景浩急切问道:“后来如何?”
袁修看向薛沛林,薛沛林闭上眼点了点头。
“后来,”袁修抬手向前一指,道:“咱们别在这说了,先往回走吧。”
我们在两块庄地之间的小路走着,继续听袁修讲:“后来顾大人跟刺史大人建议,凿山修渠,把郢江水引出去。后来就出了那档子事,上边要问责,便...”
“便把这位顾大人推了出去?”我看着袁修问道。
袁修没有看我,只是低头沉默。
薛沛林叹道:“当时朝廷本就为着荼州水患发愁,凿山闹出百余条人命,不处置难以平民愤。”
“可自我记事起,这镜水湖没有出过水患啊。”胡宇杰喃喃自语。
冯睿扭头看了胡宇杰一眼,笑道:“那是因为凿山之后,水位下沉导致的。”
李景浩说道:“那这么说来,当时这位顾大人,所行的凿山之法是有效的?”
薛沛林顿住脚,我们几个也跟着停了下来。
薛沛林张了张口,刚想说什么,袁修抬手按住薛沛林的胳膊道:“薛大人,切勿重蹈覆辙。”
薛沛林嘴唇颤了颤,重重叹了口气。
我冷眼看着,多少有些推断。
可惜我不懂治水,若贸然出头,怕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只要改了这江水倒灌,镜水湖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待详细的地形图出来,咱们在细细商量。”我走到薛沛林身侧,轻声安慰。
袁修看我的眼神中,带了些许肯定:“裴大人说的是,这两天我便着手绘制一份详细的地形图,争取早日弄出来。”
出了庄地,太阳快要落山了,李景浩将我们送回刺史府,一个人走了回去。
吃了点茶水果子,不显饿意,便没有和冯睿、薛沛林同席,自己一个人回了厢房。
倒不是有多刻苦,而是对这荼州治水实在不通,几个郡守对自己所辖之地又了解甚深,只好从箱底拿出裴启桓的治水论,希望能找到对策,以免遭人怀疑。
天色渐晚,有些看不清了。
我拿出火折子,点燃了桌上的烛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