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北岳山三(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百骨刀之九州旗最新章节!
金章宗承安元年(公元1196年),礼部尚书张玮祈雨北岳元代的祭祀活动愈加明细。《元史·祭祀志》载: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春二月,封北岳为安天大贞玄圣帝。“元之五礼,皆以国俗行之,惟祭祀稍稽诸古。命丞相选勋旧臣子、望朝士为五岳四渎四海五镇致祠使”。明代朱元璋颁发除旧布新政令,将诸神封号“悉改从本称”,设“礼乐局”指定春秋季节专祀。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年(公元1377年),太祖朱元璋曾委派魏国公徐达代表其来曲阳北岳庙致祭。
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清世祖下诏,改北岳祭祀于山西浑源州,曲阳县北岳庙之祭不再列为国家祀典。“迨明嘉靖丙午,移祀北岳于浑源,我朝因之,而曲阳之庙遂废”。据《曲阳县志》记载,此次重修已经不是国家拨款。国祭虽罢,但春秋二仲之祭仍由本县官主持,祭以少牢,祭祀的规模也趋于半官方半民间了。
曲阳北岳庙,北岳庙始建于北魏宣武帝年间(500~512),为祭祀北岳之所,历代沿袭成制,至清顺治十七年(1660),均在此遥祭北岳恒山。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曾重建北岳庙,嗣后历代均有程度不同的修补与扩建。北岳庙主要建筑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现存建筑有御香亭、凌霄门、三山门、飞台殿遗址和德宁之殿。两侧还有一些碑亭。清初以后,改祀山西浑源。现存北岳庙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永平年间(500-512年)。
北岳庙是皇家贵族为祭祀“北岳恒山之神”而建立的,故名“北岳庙”。北岳庙,坐落在曲阳县城内西侧。庙内建筑精巧,雕梁画栋,气势雄伟,蔚为壮观,并建有碑廊、石刻馆、博物馆等,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公元500-512年),而后,唐、宋、元、明、清诸代屡加修葺。北岳庙占地长542米,东西宽321米,总面积为17.4万平方米。其建筑格局,采用的是以中轴线为主,西厢对称的与古典建筑形式。庙内主体建筑“德宁之殿”在中轴线北端,往南依次建有飞石殿、三山门、凌霄门、御香亭、朝岳门、午门等。正殿两侧为东、西昭福门。还有碑楼等其它建筑8座,散建在中轴线两厢。
北岳庙最为壮观的是“德宁之殿”内的壁画,殿内东、西两壁有高大的壁画,高6.5米,长17.6米,有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的“天宫图”,北山墙背后绘有巨幅彩色壁画“北岳恒山神出巡图”,壁画高8米,长27米,东西两侧壁画各高8米,长18米,壁画总面积为504平方米。壁画内容:东壁画为《云行雨施》,绘有众多天神、地祗,兴云布雨,普降甘霖,为民造福的形象,最大的人物高达3.3米;西壁画为《万国咸宁》,画的是众天神胜利完成兴云布雨的任务后偃旗息鼓、得胜回宫的情景。西壁的天神(钟馗)是全幅壁画之精华所在,肌肉粗健、相貌狰狞、横枪倒戈、腾空飞奔。两壁画共有人物73人,众多任务形象无一雷同,个个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北山墙壁画是《北岳恒山神出巡图》。相传曲阳北岳庙壁画人物与赵县柏林寺壁画上的水皆是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所绘,所以有“曲阳鬼,赵州水”的传说。曲阳的“飞天神”和当年赵州(赵县)柏林寺大殿壁画上的“水”均为唐代吴道子所画,故有是说。
北岳庙内存有碑、碣、经幢200多通,并建有碑廊、碑楼,是hEb省最大的碑群之一。从时代上说,自南北朝北魏、北齐、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和民国各代碑刻俱全,跨越1500多年。碑刻内容多为历代重修北岳庙的记载和祭祀北岳之神的祭文,也有的用诗、词、歌、赋记的观后感。从书法艺术上讲,真、草、隶、篆和行书等字体均有。碑刻中最早的北魏和平三年(公元462年)刻制,是全国现存碑刻中极为宝贵的稀世珍品。有“大唐定州北岳恒山灵庙之碑”、“大唐北岳祠碑”、“大唐北岳神之碑”、“大宋重修北岳安天王庙之碑”、“大宋重修北岳庙之碑”、“苏轼诗词碑”、“大元封加北岳手诏碑”等,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为我们研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书法艺术的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